黑脸汉子抬了一眼,中气十足的说道:“我不知什么兵荒马乱,可我刚开出来的那两亩田,却不能让那些贼子给糟蹋了!”
又有一人开口:“两亩田顶什么事?你别给我出去通风报信去了,要是把那些贼子招了回来,你看看你全家能不能活得过今天!”
“你说什么?”黑脸汉子脸色一赤,当场就辩道:“你们一个个家大业大的当然不虚,少那两亩田,也不见伤筋动骨,可我老周就指望那两亩田过活,今日贼子过去了,不祸害到村里,要是把我田给祸害了,要我明年怎么过活?”
兵燹之灾向来如此,一场大战下来,人也许没死,但是土地被毁,家破人离,纵然是富庶之家,也难沦逃亡之犬……
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已经经历了大旱,这近几年,雨水越发稀少,于是土地就越发珍贵了。
粮食是永远不够吃的,可多和少是有区别的,稍微多一些,心里总是踏实一点。
如果少一些,那就成了命根子,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这块地,砸在自己的手里,颗粒无收!
此话一出,诸多村民脸色一变,本来响应村正的号召,团聚在一起,于村口抵抗外敌的决心,也开始动摇了起来。
一个个心里都在想着……
是啊,这年头地里的粮食一旦被糟践了,人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横竖也会被饿死!
再说这个造反消息不一定是真还是假,万一是虚虚实实,掩人耳目呢?
那些河代村的,要是他们明为造反,实际借机偷我粮食,坏我良田,坏我水源怎么办?
再说了,村头有这么多人守着,也不差我这一个;
可我地里的粮食没人守着,这要是万一有人偷了去……
这心思一旦动摇,念头可就花样百出。
大家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也就没什么人管那个周家的黑脸汉子,任由他施施然的扛着锄头往村口走去……
“那个,我家里还有点事儿,你们先在这守着,我去去就回……”
“老周家的那个怎么不见了?我这就寻他去?”
“唉,我也有点事,就不在这和各位寒暄了,村长来的时候记得帮我说一声……”
一时间群聚而来的村民,又如细沙一般散去……
同时心里面怀着那一丝侥幸,也无限的放大了——这万一不是造反,是奔我粮食来的怎么办?
村口有人守着我怕什么,我家地里粮食可没人守着……
不过旦夕之间,原本还一个个士气高涨,义愤填膺的村民,纷纷化作鸟兽散……
等贾余手下副将率兵过来的时候,这里几乎没有多少青壮力能够抵挡,几乎毫不意外的就接收了整个村子的防御,然后开始征收存粮,各自警惕巡防……等那些青壮年从田里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家的家眷已经落入了他人的手中,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的改换旗帜,沦为“造反”中的一员。
而像这一幕,在界边的几个大村子之间,几乎都在上演。
以至于贾余不费吹灰之力,不损一兵一卒,就全然把洛地周围的田野都握在了手中,遥控钦南路,由此便有了一窥北都的机会。
有粮就有人,有人就有兵:
有地就有钱,有钱就有甲。
兵甲齐备,遂以区区百人之骑,不足千人之众,驱使贰万之囚,席卷数十万之民,旬日之间,便得大庆十一之地,俯视北望。
于是帝王震怒,国都震惊,令天下之卒,勤王护驾,以敌贾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