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崔清平的辩解 , 真正的真相 , 在这个隐藏的铁盒前 , 都成为了谎言 。
而且 , 对于李宗而言 , 真相是一把利刃 。
如果李宗信了崔清平所说 , 就要背负起因为自己因贪图某个东西 , 猜忌将领 、
失察奸臣 , 导致边境十城陷落 、 百姓被屠杀 、 崔氏蒙冤的罪过 。
所以李宗不能信 。
他只能相信崔清平撒谎 , 崔氏意图谋逆 。
他决不能信 , 崔清平从头到尾没有想过背叛大夏 。
在他苦守边境孤立无援时 , 他没有放弃等待李宗 ;
在他收到一位妹妹死去 , 另一位妹妹和侄儿失踪消息时 , 他没有猜忌君主 , 依旧在等待李宗 ;
在他收到自己满门下狱 , 他还在等待李宗 …
他等到最后 , 等到三万百姓死在和玉关 , 等到城破人亡 , 自己回到东都 , 他其实还在等待他的君主 , 李宗 。
崔清平的每一步 , 都在被人逼着叛国 , 可他却至死未叛 , 他给予君主最忠诚的献祭 , 可李宗呢 ?
李宗怎么能承认 , 是他的贪婪 、 他的猜忌 , 毁了这样的忠心和情谊 ?
从崔慕华死那一刻开始 , 但凡有任何能表明崔清平不忠的理由 , 他都更愿意相信 ,
“ 所以 …
洛婉清不由得喃喃 :“ 陡下到底要什么 , 而那个铁盒里 , 又到底是什么 ?7“
谢恒没有说话 , 洛婉清见他不出声 , 转过头去 , 就见他斜靠在床槐便上 , 两指夹着她爹的信纸 , 举在半空翻转 。
一夜最黑暗的时光已经过去 , 晨光透过苍白沉闷的窗纸照落进来 , 酮落在他清贵俊美的面容上时 , 格外柔和明亮 。
洛婉清突然意识到 , 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看见谢恒 。
这样亲近又真实 , 没有半点遮掩的谢恒 。
她一时没有出声 , 静默着看着他 。
谢恒察觉她视线 , 目光扫来 , 挑眉道 :“ 盯着我看什么 7“
洛婉清一顿 , 不想让他得意 , 故作冷淡转过视线 :“ 没看你 , 看信 。“
“ 看信 7“
谢恒闻言却是笑起来 :“ 那你看半天 , 没现不对吗 ?“
洛婉清一愣 , 迅回眸 , 就见谢恒举起纸页 。
光透过薄薄纸页落在她面前 , 唯独有三个字透不过光 , 在光线下沉暗 。
上面写着 :
「 王戊戊 “
昌顺八年是壬寅年 , 五月是戊月 , 十五日是戊日 。
这三个字 , 正是北戎真正突袭的时间 。 而此刻它出现在这张纸张未尾 , 意味着什么再清楚不过 。
洛婉清惊讶看向一旁谢恒 。
谢恒笑意监盈 , 只道 :“ 还说不是在看我 7“
“ 你什么时候现的 7“
洛婉清将信拿过来 , 在手中翻转查看 。
谢恒侧身撑着额头 , 靠在床边 , 笑着瞧着她 :“ 同你说话的时候 。“
“ 那你还不去试 7“
洛婉清皱起眉头 , 谢恒却是不急 , 只笑眯眯看着她 :“ 想不想一起 ?“
洛婉清动作一顿 , 拙眸看向谢恒 , 目光沉沉 。
想了片刻后 , 洛婉清却只道 :“ 公子一一不怕我看到不该看的吗 “
谢恒闻言笑开 , 他似乎早有准备 , 从袖中取出一颗药丸 , 递到洛婉清面前 。
洛婉清疑惑看着药丸 , 就听他轻声解释 :“ 这是芗杀 。“
洛婉清抬眸看他 , 谢恒笑着道 :“ 宫廷秘制毒药 , 每年服用解药一颗 , 若无解药 , 一年之内必死 。 如果你愿意一一 “
谢恒微微倾身 , 注视着她的眼睛 , 语气郑重中带了引诱 :“ 把性命交给我 , 你我至此一体 , 我于你 , 再无秘密 。“
洛婉清没出声 , 她看着面前毫不遮掩自己计较的人
, 感觉像是看一条盘踞在她面前的白蛇 。
他吐着蛇信 , 展露着它的毒牙 , 然而她却没有半点惶恐 。
她知道 , 这颗药是他作为谢恒给所有人的交代 。
他与她分享秘密开始 , 他就是把自己的命交了出来 。
可他的命从来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命 , 而是许许多多人的命 。
他可以赌自己 , 却不能带着其他人上赌桌 。
如果她背叛他 , 他便带着她一起死 。
这已经是谢恒能给予她最大的信任 。
“ 惜娘 ?“
谢恒见她久不出声 , 不由得开口提醒 。
洛婉清听他出声 , 没有犹豫 , 拙手将药丸放入口中 , 旋即站起身来 , 抓了一件衣服 , 从窗户外一跃而出 , 平静道 :“ 走 。“
谢恒笑起来 , 路着她一起从窗户跃出 , 回到自己房间 。
两人打开密室 , 从高处一跃而下 , 一前一后落到密室中后 , 洛婉清便停住脚步 , 等谢恒上前 。
谢恒走到柜前 , 打开上锁的柜子 , 洛婉清替他掌灯 , 看着他从柜子中拿出玄天
“ 你既然在东都竹林见过崔家主 , 他没有同你说这个铁盒是什么合 7 “
洛婉清看着他珍重擦过盒子 , 不由得出声询问 。
谢恒语气平静 , 仿佛是在说别人的事一般 :“ 没有 。“
薄灰被他拂开 , 谢恒面上带了些笑容 : “ 他甚至没有告诉我他送出过一个盒子 ,
在我想要带他走 , 问他生过什么时 , 他同我说 , 如果我不能自寻找到真相 , 便永远不要触碰真相 。“
说着 , 谢恒侧过让出位置 , 拙手道 :“ 你来开罢 。“
洛婉清得话有些疑惑 : “ 为何我开 ? “
“ 我最珍贵之物 , 自然交予最珍贵之人 。“
谢恒站在一例 , 笑着看着玄天盒 :“ 我找了它六年 , 也准备了六年 , 请惜媳为我打开吧 。“
洛婉清得话回眸 , 便知正如她拿到父亲的信会惶恐 , 谢恒找了六年的东西 , 又不会不安合 ?
她没再多言 , 垂眸拨动齿轮 , 齿轮转动的声音响在房间 , 成为整个房间唯一的音色 。
壬 , 壬寅年 。
戍 , 五月 。
戍 , 十五日 。
“ 咔嚓 「 一声轻响 , 盒子弹开 , 洛婉清缓缓打开木盒 , 里面东西露在半空瞬间 ,
洛婉清瞳孔急缩 。
金色虎符安静躺在带着血的书册之上 , 经年不见天日 , 却在见到灯光刻那 , 瞧间流动起灼人眼目的光泽 。
“ 虎符 。“
谢恒平静开口 , 没有半点波澜 。
他走上前来 , 将沉甸甸虎符从盒子里拿出来 。
虎符下面是一本带血的书册 , 谢恒拿出书册 , 简单翻看 , 便见上面是一个又一个名字 。
“ 名册 。“
说着 , 谢恒往下 , 又翻出一本册子 , 册子里夹着纸页 , 他翻扫一眼 , 确认了内容 :“ 行军日志 , 舅舅与陛下通信的副本拓印 “
再往下 , 是一张信纸 , 上面是北戎文字 , 盖着王神奉 、 郑平生 、 兵部尚书孙正理 、 乃至中御府大监杨淳的私印 , 这些私印一个又一个排列在一起 , 谢恒扬起笑容 :
“ 通敌文书 。“
最后 , 是一块罪着起来的绢布 。
“ 这是什么 ?“
谢恒有些奇怪 。
他将绢布取出 , 舒展开来 , 却见是一张画得极为详尽的堪舆图 。
谢恒将它展开 , 挂在房中 , 举起灯火 , 照亮了地图 。
火光映照下 , 洛婉清看清了这张地图 。
这张堪舆图画了整个北境 , 与过往关注大夏地盘的堪舆图不同 , 这张堪舆图 ,
大片描绘的是大夏之外北方的区域 , 绘制详尽 , 全然不似大夏人的手笔 。
更引人注目的是 , 一条红线从边境第五城走过 , 一路行往旁边连绵雪山 , 横过雪山之后 , 绕到北戎后方 。
而另一条黑色的线从边境十城直取 , 与红色线最终交汇 。
洛婉清愣愣看着这张堪舆图 , 脑海中突然浮现她爹信里那句 “ 第二日 , 崔家主命家臣领兵后撤 , 同时寻到为父 , 欲往江南送一物 …“
「 那些士兵呢 ? 那些百姓呢 7“
“ 边境十城陷落后 , 北戎对十城汉人进行了屠杀 。“
方才她问谢恒的话犹在耳边 , 看着这个地图的这一瞬 , 洛婉清突然有了答案 。
为什么要干里迢迢从边境送一个铁盒到江南 ?
为什么这个铁盒里还要防着兵符 ?
如果只是为了给崔氏翻案 , 崔氏已去 , 求一个公道 , 何至于从边境想尽办法 、
费尽心机 , 葬送了张秋之 、 洛曲舒这样一个又一个人的性命 , 去送一个铁盒 ?
如果兵符所掌握的军队已经彻底消失 , 那兵符这样的死物又有何意义 ?
是因为人还活着 。
洛婉清抬眼看向谢恒 , 心中激荡 , 她一瞬明白 。
是因为 , 那十万人还活着 !
这份名册是流亡者的名字 , 这张地图是他们的去处 。
从雀城边上 , 攀过雪山 , 一路往西 , 雪山尽头之后 , 昆仑脚下 , 那是肥沃原野 , 是姬蕊芳的家乡 。
“七月初十 , “ 谢恒的声音突然从后方传来 , 洛婉清愣愣看着地图 , 听谢恒念崔清平的行军日志 。
“ 洛曲舒递江枫晚情报 , 江枫晚自北戎军营盗取王神奉等人通敌文书 , 交由洛曲舒转呈 。 后方和玉关又传三万百姓被射杀于城门前之消息 , 粮草最多不过十日 , 城破之日 , 和玉关与北戎必定夹击 , 战场百姓将士 , 难有生路 。“
“ 如今唯有两路 , 一者兵和玉关 , 自相残杀 , 如此一来 , 崔氏谋逆遂定 。 北戎坐收渔翁之利 , 中原战乱再起 , 边境十城注定难保 。 此乃祸国之举 , 不堪为之 。“
“ 其二 , 至雀城 , 入天山山脉 , 请昆仑宫人引路 , 若能攀过天山 , 行至昆仑 , 绕于北戎之后 , 此时再说服帝都出兵 , 两向夹击 , 北戎可灭 。 然 , 天山寒苦 , 至昆仑 ,
未知生者有几 , 东都态度不明 , 若按兵不出 , 此十万人难有归路 , 此乃生死未知之途
“ 今夜灯火不眠 , 经众将商议 , 决议兵走天山 。 我独归东都 , 若能说服陛下兵 , 大业可成 ; 若不可 , 由吾次子崔子修领兵驻天山脚下 , 备战以待 。“
“ 他日春风再起 , 边境再升龙旗 。“
作者有话要说 :
此情此景 , 我写不出小剧场 , 给你们表演个红包吧 。
明晚八点来这章的 。
\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