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带她们去的是城西的独门小院。
院里三间小房,外带灶房柴房,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
除了院子里破旧一些,倒也没有别的不足之处。
一个月二百文,一年就是二两多银子。
这院子的原主一家人是去了外地做买卖。
长兴城小,租房客自然也少。
这院子就空了一年多。
一直就是托的亲戚看房子。
这位看房子的跟赵福也有那么一点子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楼欣月看了看这院子,又观察了下周边的环境,发现似乎也没什么踩雷的,就直接拍板定下,交了半年的房租,就拿到了小院的钥匙。
楼赛郎来了县城好多次,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居然还能住在城里。
心里别提多么暗爽了,当下就热情地要请赵福去吃上一顿,表示谢意。
赵福却是摆摆手,“这几日镖局里事忙,很快得跟我师傅一道去走镖了,你们刚刚赁了院子,都还没定下来,等你们搬来了,咱再去吃好的不迟!”
楼赛郎将赵福送出巷子外,又在巷子口买了几张胡饼。
等再回院子里时,楼欣月已经开始动手收拾了。
楼赛郎赶紧将东西放在一边,撸起袖子跟大姐一道干活。
姐妹俩先收拾的是两间卧房。
这旧房子里倒是有床和桌椅,保持得还是不错的。
姐妹俩将房间里打扫一回,又擦过了几样家具,看上去,就已经很像样了。
“赛郎,咱们今儿就不走了,吃过了午饭,咱们就去买些棉花和布,应该能在天黑前把铺盖做好。”
不是楼欣月勤快节俭,非得自己做铺盖。
而是在长兴城这样的小城,商业不发达,像被褥这种,又不是什么困难的活儿,但凡是长了手的都会做,无非是做得好与差罢了。
既然大家都会,那就没必要多花那十几二十文去买,何况买来的也不一定好,没准那棉花是脏的旧的呢?
啃完了饼子,姐妹俩去买了些布料棉花,还有锅碗瓢盆这些日常家什。
二两银子就这么花了出去。
别说一向节俭的楼赛郎,就是楼欣月这位从现代过来的,也觉得这花银子的速度有些快了。
当时挣了龚先生十两银子,还觉得挺多的,现在看起来,她还是得开辟另外的赚钱路子啊!
毕竟,这个时代可不像现代,只要能码字,各大网站,公众号,各种平台,收网文的多的是,想挣钱多写就是了。
在这个时代,这个长兴城,就算楼欣月写多了,也未必能多挣银子。
如果用龚先生跟现代的自媒体或者平台比,龚先生的流量,也就是县城里最多上万人而已,还是一次性买断的。
而现代平台和自媒体,那流量可就不止是上万了。
龚先生就算再勤快,最多两个月说完一部书。
可那些网络平台呢,哪怕是再小的网站,一个月都能有个几百新书吧?
今日她去龚家小院,跟龚先生闲聊了几句,也是听他说起过。
长兴县城,总共就两个说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