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敏一点都不觉得是损失。
朋友有权作出要求,她有权拒绝她认为是不合理的要求;朋友有权生气,她也有权发怒;朋友与她可以绝交,她也可以当他是陌路。
晓敏不是不高兴的。
晚上,她们一家四个女人到一家新开的粤茶馆进膳。
晓阳宣布她的计划,“三个月后我同妈妈回香港看看情形,妹妹,你替我照显林小阳。”
她一切决定都有点出乎意表。
晓阳扬扬眉毛,“我一向是煲冷醋专家。”
顾母戚戚然,“晓敏,你姐姐要同你姐夫离婚。”
“妈妈,”晓敏把手按在母亲手上,“这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极普通极普通,别让这种微不足道的事使你烦恼。离婚没有什幺了不起,离婚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顾母一呆,怔怔地看看二女儿,“真的?时势不一样,你们真的不在乎?”
晓敏斩钉截铁般说,“绝不在乎。”
她姐姐晓阳投来感激的一眼,在桌底下握一握妹妹的手。
侍者用网网出新鲜龙虾,问客人,“白汁还是清蒸?”
晓敏毫不犹疑地答,“清蒸。”
隔壁一桌有人过来打招呼,那是晓阳的友人,大概也是刚刚吃完各式海鲜,信口同晓阳说:“我们今午开会,响应突破运动,把新闻用传真送上去,务求一人一信,你不是亲戚众多吗,快动手呀。”
晓敏霍地转过头来,一个个字咬清楚,“谁在吃完白汁龙虾之后没事做,胆敢把新闻传给我阿姨我舅舅我表姐我外甥,我此刻骂上同他拚命。”
那位友人一怔,脸色顿变。
晓阳看着他说,“你听见了,我妹妹的意思即是我的意思。”
那人讪讪地走开。
晓敏轻轻放下筷子。
晓阳对母亲说:“你看,我早说妹妹已经长大。”
顾母感喟,“可是,仍然没有朋友。”
姐妹俩相视而笑。可怜的母亲们水远只得在这些琐事迷宫里兜圈子,没有足够的智能与魄力走出来,也许亦根本不想走出来。
晓阳说,“要疼母亲多一点。”
母亲是永远吃苦的一个角色。
这个多事之夏终于过去,树叶转为金黄,纷纷落下,晓敏为准备入学忙碌,无暇悲秋。
一日返家,看见芳邻陈太太两手挽满杂物,她连忙一个箭步上前帮忙。
年经貌美的陈太太忙说劳驾劳驾。
“孩子们呢?”晓敏笑问。
“在补习班学中文。”
晓敏点点头,帮她把杂物拎出电梯。
“过来喝杯茶吗?”陈太太诚意邀请。
“我正忙,改天吧。”
谁知陈太大忽然有感触地说:“顾小姐,你是大学生,你倒说说看,我们是不是永远不会同以前一样了。”
晓敏呆半晌,清清喉咙,轻轻地答,“你说得对。”
她听后秀丽的脸上露出一丝凄惶神情,但很快遮掩掉,愉快地说,“那幺晚上过来吃炸鸡,我手艺不错。”
“我知道,却之不恭,七时见。”
回到公寓,推开窗户,看到烟雨濛濛的富利沙河,想像端纳的水彩画,一只机动船轻轻拖着一排木筏,划过河面,渐渐驶远。
过两天,范里与晓敏见了面,把晓敏的心情形容出来:“那幺美肴的城市,住得如此舒服,吃这样甜美的海鲜蔬果,为什幺心灵空虚?”
“会习惯的,”晓敏倒不是安慰范里,而是拍自己胸口劝导自己,“一年不行,三年也就安顿下来,不然的话,还有三年五年七年十年,我们也没有什幺其它的事情好做。”
范里忽然摸摸肚子,“也许要等到下一代,才会真正习惯。”
晓敏笑,“所以我们预先付出代价,还是值得。”
说完才想起范里刚才那个动作异乎寻常,她指着范里直笑,顾晓敏时顾晓敏,你太粗心。
这才发现范里胖了点,穿着松身衣裳。
“恭喜恭喜。”晓敏是由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