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2 / 2)

屏南街36号[刑侦] 吕亦涵 3371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臀也行!】

纪延:“……”

***

“不好意思啊纪队,这是我们政委家的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来所里实习。新来的没规矩,不好意思啊……”

一众人等鱼贯走进了陈桂花家,纪延从厨房检查到了陈桂花房间,自动屏蔽了老黄喋喋不休的致歉。

陈桂花家的厨房已经收拾好了。据她儿子郭子清说,昨天回家时见午餐做好,他们没多想就直接吃了,吃完了洗碗擦桌子,一点不干净的痕迹也没留。

不过陈桂花的房间他们倒是没动过。

纪延走进去,就见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里毫无挣扎过的迹象,老人的手机此时被搁在床头,看起来像是出门前落下的。

“纪队,这应该是熟人作案吧?一点挣扎痕迹也没有,要不是熟人,你说这桂花姨哪能乖乖跟着出去啊?”老黄到底是多年老民警,一看这场面,脑中就浮现了一副熟人进门、将陈桂花给拐出去的画面。

不过纪延没回答,态度看上去模棱两可。

倒是他身后的刑警笑呵呵地解释道:“咱头儿习惯在勘察完所有现场后再作分析,他说,这样全面。”

老黄:“欸、欸,没错的!”

纪延没理身后的讨论,只是一点一点观察着陈桂花的房间:

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小桌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套睡衣被挂在衣架上……最后,他在床头柜前停下,隔着手套拿起被遗留在床头柜上的手机。

点开一看,手机里还装了定位软件,就那种防老人走丢的软件。

人走了,可房间却收拾得整整齐齐,就连能够定位的手机也被落在了家里?

“确定不是自己离开的?这两天和儿子媳妇吵过架没?”纪延的声音低沉、冷静,虽不带什么情绪,可声音出来时,全场就莫名地消了音。

老黄还没来得及说话,房间外一道女声就先抢着答:“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妈平时都住在屏南那边的老人活动中心里,一个月回不了几天家,每次回来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给她做好吃的都来不及,哪还敢惹她生气?”

那是郭子清的老婆,失踪老人陈桂花的儿媳妇。

“是啊纪队,”老黄也道,“如果是桂花姨自己负气离开的,那她总要到熟人家里去吧?可另一名失踪老人跛子婶……呃,陈翠竹,陈翠竹以前就是和桂花姨同村、后面又一起嫁到我们郭家村的,可以说是桂花姨最亲密的老伙伴了,她也不知道桂花姨去哪了呢!”

陈桂花儿媳:“对对对,当时跛子婶也急坏了,二话不说就和大伙儿一块去找我妈,就因为这样……”

说到这,她顿了一下,重重抹了一把脸:就因为这样,后来,就连跛子婶也不见了。

同村的热心居民吓得一个个把自家老人全给拉了回家,说什么也不肯再让老人帮着找陈桂花了。毕竟村里好像出现了个专拐老人的可怕家伙,谁还敢让老人出去?

房间里静了一阵,纪延没说话了。

他身上有种无形的气场,原本就长得酷,一安静,这气场就更明显地笼罩了周遭。

大家连呼吸都不由得轻了点。

可就在这时,屋外突然响起了一道急促的脚步声:“头!”

一名体态娇小、短发蓬乱、牛仔裤挽起了大半截的靓女直勾勾地朝纪延奔过来。

老黄扭头一看,双眼登时就圆了:混血美女!乌发碧眼!五官比英俊的纪队还深邃!

这靓女虽说身形娇小,可脸上战斗民族的特征却很明显,村里什么时候有这号人物了?

等混血美女走近了,众人下意识就准备迎接一口老外式的普通话,结果靓女一张口,一口浓厚的闽南地瓜腔就直接冲进了众人感官里:“老大,有线索!”

众人:“……”

原来是纪延带过来的女刑警。

此女名唤“郝美人”,人如其名,看着是名乌发碧眼的中俄混血美人儿,只不过干外勤的天天枪里来火里去,一身细皮早被磨得油光乌亮,哪还有什么乌发大美人的原始形象?

好好一女孩儿,披着头散着发,一件衬衫皱巴巴的,那牛仔裤上的细沙从鞋底一路沾到了小腿上……

纪延对这德性早就见怪不怪:“说。”

混血小邋遢立即汇报:“头,我们把村尾小卖部附近的村民挨个问了遍,其中有人说,今早九点半还看到陈翠竹在碎沙滩那边喊陈桂花的名字,应该是找人找到那去了。”

纪延:“今早九点半?就是村民帮着找陈桂花的那段时间?”

在场的知情人赶忙点头:“对对对!”

郝美人又补充:“当时有好几个村民都找到了那边,其中有一位说,他确定自己就是在那里见到的‘跛子婶’……呃,见到的陈翠竹,之后就再也没人看到她了。所以我让郭家村所的同事配合我们在碎沙滩四周搜寻,最后在碎沙滩东边发现了这个。”

说着,她递过来一个还沾着沙土的红色塑料袋。

纪延隔着手套接过,透过那透明的塑料袋,看到了里头有几张薄薄的……

“风湿膏贴片?”

郝美人:“对,就是风湿贴片。老大你看,这袋子看起来不算太旧吧?我把这两天到过碎沙滩的村民都问了遍,所有人都说东西不是他们的。所以我就想,保不准就是跛子婶的呢?可让跛子婶的家人看过后,他们却说,跛子婶平时并不用这个牌子的风湿膏。”

纪延没说话,只是盯着手上的东西。

那几张被塑料袋包着的风湿膏片看起来还很新,就连塑料袋看起来也不算旧,只不过今儿下了场暴雨,冲得塑料袋上全是粘乎乎的沙土。

一定是近期才被落下的,看这模样,不会超过两天。

“塑料袋上应该没指纹了,不过里头的贴片可能还有,带回去让技侦验一验。”

他将这东西装进证物袋里。准备递给身后的刑警时,又想了想:“现场有陈翠竹的家人吗?”

“有有有!”屋外一名中年男人连忙抬高声音,老黄一看,原来是方才跟着混血郝警一同过来的跛子婶她儿。

跛子婶她儿满心焦虑,愁苦和紧张全摊开在脸上。

人到中年,一旦遇到了什么大变故,那平日里保养得再好的皮囊也能瞬间缩水,干巴巴地贴在仓皇疲惫的骨架上。

纪延没功夫安慰他,只是将塑料袋递到他跟前:“陈翠竹有很严重的风湿病,你确定她没用过这贴药?”

“确定,绝对没有!”

态度很笃定,却反倒让纪延起了点疑:“为什么?据说她大部分时间都没呆在家里,也许是在屏南那边买的呢?”

第二位失踪的老人陈翠竹和陈桂花一样,都在这几年里相继搬到了屏南那边的德善老人活动中心:一开始,是有朋友在那边住的陈桂花率先被介绍到了那里,后来陈桂花又安利了陈翠竹,说那活动中心包吃包住,且不局限于收留碧海明珠的老人,老人们住在那,基本都用不着花钱,还有好心的有钱人往里头捐赠各种娱乐设施。

有得吃,有得睡,有得消遣,活动中心里每天都很热闹,比他们这一天到晚都没个人影的家热闹。

于是后来陈翠竹也跟着搬过去了,只每年被儿子媳妇接回家住几天,看看孙子孙女什么的。

郭长兴用力地抹了把脸:“警官,我妈得这病都得了十几二十年了,用的一直是我妹从香港寄过来的风湿膏,这种乱七八糟的保健品我们是从不让她用的。”

“乱七八糟的保健品?”纪延又往那红色塑料袋里瞅了眼。

塑料袋里就几片零散的贴片,连个包装盒也没有,郭长兴怎么确定这就是“乱七八糟的保健品”?

“您瞧,”郭长兴指着贴片上印着的几个绿色三角形,“这东西我见过好多次了,我妈有个老伙伴,现在也住在屏南那边的老人活动中心里。有一阵他老给我妈推荐这款风湿片,说是效果特别好。可事实上这东西连个准字号都没有呢,我妈当时只用了一片就过敏了,谁还敢让她继续用啊?”

纪延:“屏南的老人活动中心?就那个叫‘德善’的老人活动中心?”

郭长兴:“对对对!”

“有没有那位老人的联系方式?他叫什么?”纪延从垮包里掏出手机,准备记下老人的联系方式。

郭长兴也同时掏出手机找号码:“我们都管他叫‘丁伯’,电话我找找啊……”

两只手机同时停在了空气中,就在这时,属于纪延的那支来电铃响起,是同事老蔡的来电。

他顺势接起,老蔡那着急忙慌的大嗓门瞬间传了出来:“老大,出事了!屏南的老人活动中心里又出现了一起失踪案!”

纪延:“谁?……郭大丁?”

旁边正在找电话的郭长兴一惊:“郭大丁?”

与此同时,电话那端的响起了老蔡的声音:“对,人称‘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