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是大晋最圣神最严肃的金殿,周复礼居然放了一群鸭子出来,看这些鸭子屁股扭得多滑稽。
鸭子与百官同朝……
司马煜觉得他快从龙椅上滑下去了,他坐不稳。
看向旁边的洪公公。
洪公公也抖啊,但还是给了司马煜一个眼神,陛下,稳住,没看到其他几位丞相都没出声,稳如泰山吗?
其实几位丞相和辅政哪里是稳如泰山啊,他们只是一时之间震惊得都懵逼了。
他们从政多年,都以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波澜不惊,但今天脑子怎么就跟被人用大锤砸了一下,懵得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但实在太荒唐了,有鸭子还开始啄他们的鞋子。
正要颤着声音呵斥,周复礼又将装蝗虫的篓子打开,抓了一把就撒向地面。
看着地上的蝗虫,这玩意对大晋的每一个人来说,简直深恶痛绝。
周复礼居然将蝗虫带上了金殿。
司马煜觉得周复礼这次死定了,老皇帝来了也救不活。
最震惊的其实不是司马煜,而是左相王雍。
他这个学生的为人他最了解不过,但今天为何会如此?
正准备开口说点什么。
突然,随着周复礼将蝗虫撒出去,那些滑稽的在金殿上游荡的鸭子,如同利剑一样拍着翅膀冲了过去。
熟悉地用扁平的嘴壳夹着蝗虫,朝天空一甩,然后张开嘴吞食。
这些鸭子早上没有喂食,现在特别饥饿。
王雍看着这些吞食蝗虫的鸭子,一时间楞住了。
几位丞相和辅政,也若有所思。
整个朝堂,都是周复礼撒蝗虫,那些鸭子疯狂扑食的场景。
这些被训练过的鸭子,如同在享受饕餮盛宴。
周复礼的声音响起,“陛下,治理蝗虫迫在眉睫,这就是臣上呈的退蝗虫文。”
“这些鸭子现在还小,等它们成长起来,必定能成为灭蝗的最佳选择。”
“只要数量足够,它们甚至能形成军队一样,消灭我们大晋所有的蝗虫。”
军……军队,鸭子军队?
听得一群人脑袋发麻,但看着这些凶猛扑食蝗虫的鸭子,他们似乎又能想象出那种画面。
周复礼继续道,“鸭子以蝗虫为食,百姓甚至不用考虑浪费粮食喂养它们。”
“不仅能消灭蝗虫,到时百姓还能白得一群鸭子。”
周复礼抬起了头,“臣称这篇退蝗虫文为群鸭治蝗。”
群鸭治蝗有数千年的历史,周复礼倒不担心它能不能成功。
司马煜嘴巴张得老大,这样也可以?
其他百官也差不多。
用鸭子组成军队消灭蝗虫,鸭子以蝗虫为食,不仅不消耗粮食,到时还白得一群鸭子?还不得大大改善百姓生活。
怎么听上去还挺有道理。
而且他们亲眼看到这些鸭子是如何凶残扑食蝗虫的,这些鸭子应该还小吧,这么小就这么凶。
但毕竟群鸭治蝗是第一次出现,一时间半会也拿不定注意。
左扑射曹之章沉吟了一会儿,抱拳出列,“小圣人所言之法史书上从未有之,仅凭我们所见的几只鸭子,还不足以证明此法行得通。”
洛阳知事也站了出来,“小圣人所言群鸭治蝗,所需数量众多,如果没有证明确实可行之前大量孵化幼鸭,反而有可能成为百姓负担。”
他们所言也不无道理。
如果真被采纳,不可能只是让百姓自己买几只养养,而是得朝廷牵头,形成规模,才能见到成效。
这其中牵扯的恐怕会是影响整个大晋的基本国策,甚至能引得整个大晋动荡。
当然这其中的可行性也有目可睹。
只要能治理他们大晋的蝗灾,哪怕是一点可能,他们也不会视若无睹。
周复礼心中一笑,这个结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单凭几只鸭子就想让朝廷颁布影响整个大晋的政令,的确不可能。
那么……就让他们去见见他的鸭子军团吧。
他们不是要群鸭治蝗的可行性的证明吗?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他早准备好了。
周复礼突然开口道,“臣那里勉强组成了一个上千只鸭子的队伍,各位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前去一观。”
司马煜:“……”
鸭……鸭子灭蝗队?特么的听着怎么这么带感。
几个丞相不由得看向王雍,心道,你这学生今天还真是出人意料啊。
小圣人虽然饱读诗书,但从没有涉及朝政,今日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王雍心道,或许也是时候让克己开始接触政事了,在他心中周复礼就是他的接班人。
王雍说道,“陛下,事关大晋民生,臣恳请陛下躬亲力行,带领百官一起,前去确认这群鸭治蝗是否可行。”
就让这群鸭治蝗,成为克己正式踏入朝廷的敲门砖吧,理政可不是能写漂亮的诗文就行的。
而且事关蝗灾,没有人敢不上心。
司马煜:“……”
让他带领百官前去?还有这好事?他这算不算走狗屎运了,捡到老大一便宜。
今天除了开始被周复礼吓了一跳,又是美滋滋的一天嘞,他觉得他最近路儿特别的顺畅。
几位丞相和辅政也笑眯眯的道,“臣等也想去看看,小圣人口中的鸭子军团到底有何独到之处。”
居然将一群鸭子称为军团,实在有趣,也实在难以想象。
心中又道,难怪小圣人将鸭子和蝗虫带上殿,原来是为了向他们展示群鸭治蝗,为了解决大晋的大灾难。
如果不是刚才看到那些鸭子疯抢蝗虫,光是靠言语,的确很难说服他们。
小圣人果然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虽然这行为看上去有些荒唐,但却是最能说服他们的办法。
不知为何,心里居然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洛阳出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
穿着官服的百官,形成长长的队伍,跟在陛下的御驾之后,出了洛阳。
光是随行的禁卫,都站了满满好几排。
如此大的仗势,引得百姓纷纷猜测,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今天,也是周复礼那些鸭子下水的日子。
小板凳他们等天气暖和了,就一起将鸭子往河里赶。
周复礼他们到的时候,长长的队伍,老远就看到道路上,一些孩子腰挎竹篓,肩抗网子,头上还带着草环……
这些孩子一天特别会玩,高兴得不行。
舌头卷成卷儿,大声的发出“哩哩哩”的声音。
走在最前面的人都不自禁的停了下来,然后瞳孔不断放大。
因为眼前黄色的军团正在向他们袭来。
鸭子,全是鸭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鸭子。
如同军团过境,毫不夸张。
那场景简直和行军没有什么差别。
“难……难怪小圣人称这些鸭子为灭蝗的军团。”
“这么看来居然还颇有气势。”
小板凳也发现了拦在他们前面的人,叮叮咚咚的跑了过来。
“你们别拦着我们家鸭鸭,我们家鸭鸭今天第一天下水。”
这小孩还挺好玩。
有人好笑的问道,“小孩,你哪家的孩子?”
小板凳抓了抓脑袋,“我是帮小圣人养鸭子的小板凳。”
说得特别的骄傲。
这时候,周复礼带着司马煜和几个丞相和辅政也走了上来。
司马煜简直看得眼花缭乱,这密密麻麻的满地的鸭子,看上去也太宏伟了。
周复礼也是一愣,没想到他们刚好挡在了鸭子下水的路上。
倒是不好让人给一群鸭子让路。
不过他还没有开口,王雍就道,“既然是为我大晋消灭蝗虫的军队,我们给它们让让路也无不妥。”
百官给一群鸭子让路?
司马煜都吞了一口一口水。
倒是几位丞相和辅政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还笑眯眯的说了一句,“理应如此。”
不得不说,这些老官儿也有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马车和人都开始往路边挪动,小板凳和一群孩子赶紧赶着鸭子从人群边上路过。
上千只鸭子,拉开的路线挺长。
周复礼都有些发愣,看着从他们旁边走过的鸭群,怎么感觉有点像阅兵。
这样也好,正好让百官看得一清二楚。
百官也有些懵逼,看着长长的鸭群半天没有回过神。
他们是来看鸭子扑食蝗虫的,所以周复礼让司马煜下了马车,让百官跟在一群鸭子后面。
目的地没有多远,就在旁边的洛水。
只是这些鸭子被赶到河边的时候,就不怎么听话了。
因为这里芦苇较多,蝗虫也特别多,平时一群孩子就喜欢在这里捉蝗虫,加上旁边的鹅卵石铺成了长长的河沿,边上的水不深,清澈见底,没有什么危险。
这些鸭子现在都没有喂蝗虫粉了,见到飞舞的蝗虫,瞬间化成了一只只利剑冲了出去,几个赶鸭子的小孩子根本拦不住,气得双手都叉小腰干上了。
如同最勇猛的士兵,征战沙场,消灭着一个个敌人。
简直有组织有计划的跟着蝗虫追,看得百官一阵目瞪口呆。
以这架势,一天得吃掉多少蝗虫。
说不得……说不得利用鸭子,真能将他们大晋的蝗虫吃掉七七八八。
再不济,他们也能白得一大群鸭子。
想到这,百官不由得身体一个哆嗦。
自开国以来,就困扰他们的蝗灾,指不定真找到办法解决了。
这时,周复礼的声音响起,“现在百姓的庄稼还是幼苗,所以还没有让这些鸭子去地里扑捉蝗虫。”
“等庄稼再长高一点,就可以放这些鸭子进地里了,他们有蝗虫为食,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吃掉庄稼。”
有更好的食物,这些鸭子是看不上如野草一样的庄稼的。
百官眼中,似乎都浮现了一群鸭子在地里扑食蝗虫的场景。
这是他们大晋每一个人心中最美好的画面。
周复礼继续道,“这上千只鸭子,到时候还能借给附近的村子,帮他们消灭地里的蝗虫……”
周复礼在构建一个梦,一个大晋人每天渴望,但又不敢想象的梦。
周复礼说完,就让百官自己去观看了。
相信他们一时半会是不肯走的。
周复礼也不担心,群鸭治蝗这么经典的办法,相信他们也能看到其中的优点。
这些鸭子第一次下水还有些害怕,但很快就适应了。
在河里游一会儿就往岸上跑,饿了就去逮蝗虫吃。
鸭子都是一群一群的,也不用担心它们跑丢了。
百官沿着河提白色的鹅卵石行走,如同踏春一般。
百官春游,也是大晋少有的景象了,居然有些盛世初现的意思,不知道高兴了多少人。
没多久,司马煜和几位丞相走了过来。
“克己,群鸭治蝗看上去的确可行,我们准备先拟一个章程再行推广,其中细节还需要你一起参详参详。”
方法是有了,但也不可能一下就解决了他们大晋蝗灾的问题,比如光是鸭蛋一时半会就不可能够,还有就是百姓不可能第一时间就接受突然养这么多鸭子,还得朝廷一一说服其中利害。
实施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王雍这是准备借由这件事让周复礼在朝廷上站稳了。
虽然周复礼也是朝官,但参不参与朝政区别很大。
周复礼叹了一口气,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点了点头。
司马煜眼睛直眨巴,趁别人不注意,对周复礼小声说了一句,“周复礼,以后我封你当丞相。”
以后在金殿上,周复礼可得站他一边。
周复礼:“……”
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亲切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治理蝗灾实在太重要,几位丞相已经迫不及待的带着百官回去商议了。
临走前,王雍再次提醒了一句,“克己,明天就继续进宫给陛下授课吧,最近收到好几位大学宗上谏的折子,参的可是当今太傅松散渎职。”
周复礼都楞住了,自己被参了?
王雍倒是没表现出来什么,那些大学宗的想法他哪能不知道,因为周复礼请假,小皇帝和那些陪读已经开始上房揭瓦了,他们这是等着周复礼回去重整学风。
居然因为这个原因将上参的折子都递他这来了,一天还好几封,这不就是逼着他让克己早些回去。
司马煜他们来得匆忙,离开得也特别匆忙。
留下周复礼在那里发愁,群鸭治蝗的方案就算没有他,相信朝廷那些官员也能整理出一个合理的章程。
但进宫授课,这就只得靠他自己了。
周复礼心道,难道真教小皇帝和一群纨绔数理化?
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他法了,他得好好备备课,他堂堂一个名牌大学的学霸,教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应该没什么问题。
……
第二日,朝堂之上那是“腥风邪雨”。
因为各个派系都在争抢推广治理蝗虫的差事。
以前的辣手问题现在变成了个香馍馍,谁不知道这就是个往身上拦功劳的好差事。
所以争抢得司马煜都以为要打起来了,司马煜有时候都觉得他们大晋的金殿随时都能变成戏台子,真的,老精彩了。
周复礼算着时间准备进宫,下朝之后就是小皇帝上课的时间。
入宫的路上,一辆轿子却出现了周复礼轿子前。
周复礼一愣,这时对面的轿子掀开,走出来一个人。
一个一身白色锦衣,温玉一样的人。
光是看着他,就如同春风入怀,阳光普照。
只是周复礼眼睛却猛地缩了起来。
“学生鹿鸣,见过老师。”
是他,大晋曾经最完美的皇储,大皇子司马鹿鸣,周复礼最得意的弟子,事隔三年。
他居然……出府了。
……
司马煜听说今天周复礼要进宫授课,还专门回去换上了那件羊毛衫。
周复礼现在是他一伙的,他得对周复礼好一点。
心里美滋滋。
走出宫门,突然有些诧异,刚才下朝的百官怎么没有离开,围在那里看什么。
心情大好的走过去一看。
然后司马煜脸都黑了。
将身上的羊毛衫一脱,直接扔在了地上,露出光膀子。
周复礼这个背叛者,亏他还以为他们是一伙的。
“洪公公,立马传周复礼入宫,他一个太傅,不好好授课,站在宫门口和人聊天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