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世界七
新年的第一天是没有朝会的,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和大臣可以闲下来。
按照规定,皇帝在这一天可以不早朝,而是要等着大臣来拜年。收下来自百官的祝福和贺礼,接着赏赐他们一番,让他们也沾一沾天子的福气。
这一项历代皇帝皆是亲力亲为,所以戚舞并没有被拉去干活。不过她也没有得闲,而是被拉着当了吉祥物,负责和刘俭一起当文书记录礼品。
一年一度的春节,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是拥有假期的。假期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初四结束。也就是说,在正月初五的时候,大臣们就要来参加朝会了。
比较机灵的大臣,都猜到了皇帝会在朝会上有所动作。如果皇帝真的意属五公主的话,多半就要让对方在六部担任官职,然后上朝议事了。
果不其然,在重要的事情商量完以后,皇帝就给了刘俭一个眼神,让他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不尊……”刘俭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先是老一套的开头,接着就是洋洋洒洒的三百多字夸奖。
皇帝在心中有决断以后,那办事的效率就变得非常高,圣旨上不仅点出了戚舞在平叛中的功劳,还夸奖了她在国宴上的出色表现,总是就是把能往戚舞身上堆的功劳都扣在了她的脑袋上。
念了一盏茶的时间后,刘俭才念到了后面最关键的部分,“……今顺应天意,封五公主戚舞为当太女,入主东宫,钦此。”
圣旨在念完后,文武百官都愣住了,戚舞是最先跪下来接旨的。等到她拿到册立太女的圣旨站起来后,顾烟景和柳丞相就懂事地跪在地上了,带头行跪拜礼。
国公和丞相都跪了,其他的大臣哪里还有不跪下的到道理,很快就低下了他们的脑袋。
就这样,圣上五公主被册立为太女的事,飞快的以京城为中心,向着地方扩散出去。
辰王和永安郡王在收到消息后,发了多少火,砸了多少东西就不说了。反正在第二次大朝会的时候,有不少御史狠狠参了他们一本。
皇帝的处理方法也很简单,辰王变成了辰郡王,闭门读书的时间再加三个月。永安郡王倒是没有继续被降低爵位,但他闭门读书的时间往上加了整整一年。从某一种程度讲,他翻身的机会把太子还要小上不少。
被册立为太女,这对戚舞来说一个非常大的惊喜,她以为自己至少还要再熬上一段时间,做出一些真正的功绩后,才能先封王后入朝,接着再被封为太女来着。
不过被册立为太女后,戚舞只高兴了不到三天。因为在搬家到东宫后,她就需要每天被一群大儒教导。
大朝会和小朝会都要参加不说,在下朝后还被皇帝带到了御书房。最开始是让戚舞帮忙念奏折,然后让她讲述自己的处理办法。
皇帝发现戚舞还挺有天分以后,就把那些相对不重要的奏折交给戚舞批复了,放权得非常彻底,彻底到戚舞本人都一些发虚。猜不准自家父皇是真的想要培养她,还是在借机试探她。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戚舞的十六岁生辰到了。
在作为公主的时候,戚舞除了及笄的那一次以外,生辰都过得比较随便,吃上一顿好的,然后收下一些礼物就差不多了。
不过现在戚舞的身份不一样了,她已经是太女了。是皇帝指定的接班人,想要给她送礼物的人就更多了。尤其是那些原本投靠过辰郡王和永安郡王的大臣,几乎是把半个家底给捧上来,就是为了让戚舞不要记恨他们。
戚舞一个人忙不过来,作为太女的她需要经营名声。一般来说她是不会拒绝大臣过来拜访的,但是一口气来十多个大臣,这让戚舞有些分身乏术。即便是让东宫的属官一起来处理,也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瑞文长公主在这个时候松口了,让一些原本在青玄楼的姑娘以侍女的身份出现在了戚舞的身边,很快就帮她稳住了局面,还揪出了隔壁故意捣乱的人。
顾烟景的身影很快出现在东宫,她做不到帮戚舞接见这些大臣,所以她选择直接带人跑路。
先是骑着一匹快马出现在了东宫的门口,接着在半刻钟后,让一个东宫亲卫打扮的人坐在了她的前面,两人共乘一匹马,很快就消失在了大臣们的视线中。
-
“呼,这些人也太过离谱了,他们的家底到底又多厚啊,为什么给我们送了那么多次厚礼以后,还能拿出那么珍贵的礼物!”
呼吸到来自宫外的清新空气后,戚舞忍不住感叹道。
“那些人要么就是家底足够殷实,要么就是有不正常的收入。”
顾烟景说道,“不过他们都是当官的,应该有不少豪门富户会送给他们东西,银两多一点也正常。”
“小五你不是让人记下他们都送的东西了吗,到时候仔细看看,派人去查一查送厚礼的人,说不定可以找出一些贪官出来。”
顾烟景说道。
“也行,这样闹腾两次的话,给我送礼物的大臣应该就会少许多了。”
戚舞说道。
戚舞可不是傻子,就算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今天东宫热闹无比的一幕和辰郡王还有永安郡王有关系。他们虽然被迫闭门读书,但该干的事情是一件没少干啊。
自己被册立为太女还不到三月的时间,就有那么多大臣倒向自己,把自己当做铁板钉钉的下一任皇帝来送礼。自己要是不处理好这件事情,让有心之人告诉父皇的话,父皇肯定会对她有些意见的。
想要打消父皇的意见也很简单,只要和顾烟景刚才说的那样,挑几个送厚礼的大臣查一查,要是可以查出来几个的话,那事情就差不多解决了。
一是因为那些大臣们在看到后,难免会引以为戒,不敢再一股脑地送重礼了。二是能让父皇看到自己的决心,知道自己不是贪恋权势的人,而是想要做实事,为百姓谋福祉的人!
靠着顾烟景在外面躲了大半天后,戚舞在夜色笼罩天空的时候,才回到了东宫。看到下属送上来的礼册后,差点就没拿稳掉了下去。
这礼物送得也太过离谱了吧?怎么一个个的都喜欢送银子和黄金,而是还是一万两银子起步,二十万两才封顶!
这摆明了的陷阱让戚舞有些坐不住,思忖片刻后,戚舞直接带着礼册去找了自家父皇,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父皇,按照朝廷规定的俸禄,这些大臣怎么都不可能会有那么多钱,所以儿臣想要派人调查一番,看看其中有没有猫腻。”
戚舞如实说道。
戚舞没有表现得太过聪明,当然,她也不会表现得太差。在比辰郡王和永安郡王出色的情况下,稍微露出了一些不足,方便让自家父皇指点自己。
皇帝还是很吃这一套的,他虽然意属戚舞,但并不喜欢戚舞太过聪明能干,免得把他这个皇帝衬托得太过无能了一点。
父慈女孝地聊了大半个时辰后,戚舞颇为满意地回到了东宫,在自家父皇的授意下,清点出了近乎一百两万两银子,直接拉到了户部的门口,充入了国库。
当然,戚舞收到的东西并没有全部充入国库,而是留下了一半左右。毕竟当太女招揽人才什么的,有很多需要用银子的地方,留下多一些也无妨。
—
转眼大半年就过去了,在辰郡王和永安郡王苦逼地闭门读书的时候,向戚舞投诚的大臣越来越多,除了个别因为血亲和联姻的关系实在不能投靠戚舞外,基本的大臣都已经倒戈了,至少在表面来看是这样的。
秋去春又来,在戚舞飞快成长的时候,皇帝的身体也开始一点点的虚弱下来。
在戚舞当上太女的第二年秋天,皇帝就着凉大病了一场,让许多朝臣都心里一紧,担心皇帝出什么意外。
性格冲动的辰郡王这个时候已经脱离闭门读书的状态了,他在听到消息后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那就是带人逼宫,想要趁机控制皇宫。
辰郡王的脑袋本就不怎么好用,幕僚和门客离开后,他的行事作风就越发离谱了。带着到一千多的所谓精兵,就敢强闯皇宫了。
退一步说,就算辰郡王成功占领了皇宫又怎么样。现在掌管京城驻军的人依旧是顾烟景的,今天晚上辰郡王敢反,顾烟景最迟就能在第二天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
其实辰郡王也没有愚蠢到那种程度,他是在自认为收买了一位禁军副统领的前提下,才敢这么做的。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把皇帝的死扣在戚舞身上,然后趁乱把戚舞也给干掉了。当然,还在闭门读书的永安郡王,辰郡王也没有放过,派了十多名刺客去解决他。
皇帝死了,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也都死了。当只剩下自己一个继承人的时候,顾烟景又能怎么平叛呢?要是把他拿下的话,谁来当皇帝?难道是顾烟景不成?
由此可见,辰郡王还是有一点脑子的,只是脑子不够多而已。如果他预料中的情况真的发生了,顾烟景当然可以砍掉他,然后拥立年幼的六公主或者七公主继位,那她就是妥妥的权臣了啊。
当然,辰郡王预料中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在带兵打开上锁宫门并且冲进去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五千禁卫军给盯上了。
等到一千多人全部进入宫内,他们就变成了瓮中之鳖,三波箭雨过后,十不留一,大部分叛军直接殒命当场。
辰郡王的运气倒是还可以,在有亲卫前仆后继当肉盾的情况下,他捡回来了一条命。接着就被策马赶来的顾烟景拎住了衣领,像是拖死狗一般把辰郡王带到了皇帝的寝宫内。
“陛下,臣已经活捉逆贼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