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生丝,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一个就是关中,另外两处分别是江南和蜀中。
关中是唐府的大本营所在,生丝生意大多数被唐府所垄断,而江南盘踞的各大世家,与唐俭的交情也都不错,因此,莒国公府收江南的生丝也没有什么阻力。
唯独蜀中是个例外。
整个大唐,似乎所有的地方,与大唐中枢的联系都很紧密。
唯独蜀中,仿佛像是一座独立于大唐之外的天府之国。
其中除了地理因素之外,也与蜀中没有什么世家大族有关。
蜀中作为大唐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整个盆地的四面八方都被大山包裹,唯一能够联通蜀中与大唐之地的剑阁五尺道,却也是惊险万分。
自古以来,便有烧掉剑阁七百里,蜀中别是一洞天的说法。
这里的剑门,指的便是白帝城所在夔门古道。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蜀中温暖湿润的气候,同时也将蜀中和中原王朝隔绝开来。
同时,蜀中远离中原的地理环境,注定了蜀中之地催生不出什么地方性的大族。
就算偶尔有那么一两家出现,也会在发迹之后迅速搬离蜀中,去往距离政治中枢更近的地方居住。
种种原因相加,导致长安的勋贵想要将手伸进蜀中之地,根本无法依靠迂回腾挪联合当地豪族的手段,只能选择培养自己的人手前来侵占市场。
而蜀中剑南道各州的官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派系,很难为唐俭所用。
所以唐俭选中了刘存这个黑水县县令。
刘存,本身出自于一个三流小士族,其家族没有力量支持他更进一步,所以他才会在黑水县一待就是这么多年。
照理说,像刘存这样,一个下县的县令,还不至于能被唐俭这样的大人物看得上眼。
可有些时候,人的运气来了,就是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