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管陆琛是信了还是没信,在那之后,他也如不再追究连泽射出的那只箭一般将此事轻轻揭过,再没有在薄檀面前提及。
甚至,仿佛是担心薄檀会再度晕倒一般,诸如那日突然凑到薄檀跟前的事情,陆琛也再没做过。
岁月就在平和静谧的陆氏庄园中悄然流逝。
每当薄檀在这座四处都充满惊喜的庄子中闲逛时,总能在庄园的四处随机发现一位这所庄园的缔造者。只是每次看到那人时对方都是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仿佛每隔三日去书院的例行讲学就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
回想起当他向陆芸提起陆琛表现出的嗜睡症状时小姑娘那一脸担忧的神情,薄檀微微皱眉。
这一世的陆琛的身体状况……似乎真的很不好。
说句不礼貌的话,这人的身体以至于不好到了连薄檀对其再如前世那般染指朝堂的担忧都消散了大半;渐渐地,连带着他对陆琛的恐惧也一同悄然消失。
而在终于能够心态平和地与陆琛相处后,薄檀很快发现了其身上难以掩饰的人格魅力——
倘若不站在陆琛的对立面,就能轻易得到对方堪称慷慨的庇护。这人无疑是一位极为优秀的领导者、兄长、友人,能够让所有在他身边的人感到安心、舒适,让所有与他相识的人心甘情愿地围绕着他,如同周天群星天然会环绕太阳旋转。
薄檀不得不承认,就算是前世霍乱朝纲、最终身负满世骂名的那位陆丞相,其身上的人格魅力也是远超旁人的——若不然,他也无法那样快速地在朝堂上组建自己的党羽、他们这些被其欺骗的苦主们也不会蒙在鼓里这么多年了。
然而,此世的陆琛却比薄檀记忆中的那人更加耀眼,明明是同一个皮囊,但当前的陆琛就是自带一种让旁人想要信任他的力量。
无论是陆家兄妹三人还是庄园中的任何一个仆役,所有人在提到陆琛时脸上那发自真心的爱戴和尊敬都骗不了人;哪怕是一开始还对陆琛堪称戒备、深怀恨意的裴昭,近日也开始热衷于找陆琛讨论其创作的那个名为《天魔乱》的话本内容、并对这一话本的最终结局表示深感遗憾。
“哎呀,虽然主角最后能够除尽世间天魔、和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归隐仙界很好,甚至堪称不留遗憾的完美收尾,但是……”意犹未尽地拿着刚刚出炉不久的《天魔乱》第三卷,裴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是美好的结局往往无法让人铭记。”他看着陆琛,谆谆善诱道:“虽然从各方面来说,《天魔乱》都堪称极为优秀的通俗话本作品,但若想要它留名青史、久久被世人传颂,我看陆先生你还是换个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局才好……”
“唔,不如就改成主角最后和天魔头子同归于尽,志同道合的兄弟无法接受主角的离世,选择了自爆仙体、追随而去如何?而那些三界人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心中充满了懊悔,但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啧啧,能想出如此绝妙的剧情,我还真是个天才!”微微沉吟片刻,所谓的悲剧结局便被这位三皇子脱口而出,且一发不可收拾。
“如何?这样的结尾!”越说越兴奋的他看向一旁双眸微垂的陆琛,颇有些希望得到原作者认可的期待:“结局这样写的话,一定可以让所有读者深深将它铭记于心的!”
“确实,你提出的这个结局很好,甚至可能比原结局更接近于真实……”出言便是对新结局的肯定,陆琛的发言让裴昭双眸一亮。
但随即,他便看到陆琛轻轻摇了摇头。
“但我还是坚持使用一开始的那一个。”看着裴昭手中的书册,陆琛此时眼中的情绪令旁人难以看懂,“主角和他的友人已经吃了无数的苦,最后也该品一品胜利后的甜。”
他说,“至少在话本里,我希望他们能
够获得圆满。”
半个月后,冬日悄然降临这片天地。气温一天比一天低下来,北方已经开始落雪。
在元旦佳节到来的前夕,《天魔乱》的第三卷、也是最终卷开始在京城贩售,乍一面世就引起了抢购狂潮,甚至连京都近期愈发凝重的气氛都被冲击地轻松了不少。
很快,街头巷尾的茶馆中又传出了听书闲人们的叫好声;讨论《天魔乱》剧情的书友可谓是洒遍了盛京的每一个角落。
位于京郊的感业寺中,早早拿到样本的裴玠也已经翻阅到了故事的结尾。
在看到结局的那一刻,他先是为此感到了些许欣慰,却又不知为何有些怅然若失。
主角和他的兄弟,最终真的顺利除魔、归隐仙界了吗?
不,事情不该发生得这般顺利的,他们明明……!
嘶……明明……什么来着……?
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裴玠驱散脑海中莫名低落的思绪,暗暗感叹一句自己真是魔怔了——
看到故事能够有个圆满的结局,他不是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吗?
不过。
将手中的话本向前翻找数页,裴昭从腰间取下那枚自己一直随身佩戴的狸奴玉饰。
定定地看了它良久,这位前太子之子将其与话本上的插图一一比对,竟发现它与书中所描述的某一玉佩惊人得相似。
——好巧不巧,随书中主角一起归隐的那位兄弟也有着一枚刻有狸奴的炽阳暖玉,那玉还是主角亲手相送。
啊……兄弟。
感觉自己被内涵到了的裴玠微微眯起双眸。
无晦,你写到这里时,不知是否有从我身上取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