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清末之雄霸天下 !
华兴军对印一战,从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收容过任何的俘虏。乔志清存心要给傲慢的英帝国一个教训,自然要痛打他们一次。
但是此次战斗,吴旭明却破天荒的下令,只要英军放下武器投降,便统统予以俘虏,不用格杀勿论。
他这么做也是基于两点考虑,虽然加尔各答已经被炸成废墟,但若是不允许投降的话,英军必然会做垂死的挣扎。
华兴军在明,英军在暗。倘若在废墟里清剿完全城,华兴军的伤亡必然成倍的增高。现在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他不想士兵们在胜利的时候丧命。
第二点,乔志清早就有过吩咐。在最后一战的时候,无需赶尽杀绝。
他要这些俘虏还有用处,现在国内尚有上万英军俘虏,再加上印度的俘虏,足够形成和英国谈判的资本。
为此华兴军的步兵在交战之前,还专门学了几句“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的英语。
英军在城内尚存三万多的步兵,要是真的跟华兴军玩命,华兴军还真得付出不少的代价。
但是从进城开始,华兴军就操着各省的口音,大喊着“ydownyourarreyourlives”!(华兴军手抄本翻译,累的要俺母死,俺得问死爸要累勿死。正规翻译,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这句话还真是管用,从第一个竖起耳朵听懂的英军开始,很快就有一批接着一批的英军缴枪投降。
刚开始还有不识相的坚持战斗,躲在背地里放冷枪,但是直接就被华兴军的迫击炮炸成了碎渣子。仗打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知道英国败了,即便援军来了也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没有人希望客死异乡。
后来投降的人多了,其他的人也放弃了挣扎。再到后来,指挥部直接传来命令,将军允许投降。
这下刚才还做好准备去见上帝的英国大兵们,立马都变得欢欣鼓舞了起来,满大街的主动寻找华兴军投降。
华兴军的士兵都还挺纳闷,这句洋文还真是有魔力。只说了句你妈要饿死了,你爸要饿死了,他们就乖乖的举手投降了。早知道原来就用这一招,这一路上也打的不用这么辛苦了。
城内在大肆接收俘虏的时候,城外也没有闲着。华兴军封锁了各个出城的路口,英国人的面孔很好辨认,只要是当地的土著,全部放走,该干嘛干吗。但是要是英国人,统统抓起来枪毙。
他们要是投降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了斗志,但是他们化装成百姓的样子逃跑,那就说明他们还想继续打下去。
于是城内枪声越来越少,城外的枪声反而多了起来。因为双方的互不信任,方才混在难民里逃出城的英军足有数千人。
当难民们排着队伍通过华兴军的岗哨时,不管男女都要把头上的面纱摘下来。
英军没有想到华兴军布控的如此严密,要么拔腿就跑,要么拿出武器就和华兴军交火起来。
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三天才结束。华兴军把四面围了个水泄不通,采用地毯式搜索,瓮中捉鳖。把加尔各答翻了个遍,没有一个英军逃脱。
新中国的九星红旗也插在了总督府上迎风飘扬,戈登的尸体在地下室里找见。里面还有上百名他的亲兵和嫡系将领,在他死之后,全部开枪自杀。
此战是华兴军损伤最大的一次,共有上千名士兵阵亡,其中大半是中了英军的冷枪。
英军将七八万的人马,最后只有三万多被华兴军俘虏,其余的全部战死异乡。
在这三万多的人马里,大多都是从各地逃窜过来的英军。他们和华兴军交过手,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守住加尔各答。华兴军的劝降声刚喊出来,他们就兴奋的又蹦又跳的第一个投降。
在这些人里面,只有汤姆森的的职务最大,他的建制保留的也最为齐整。
吴旭明为此还专门召见了他,让他担任战俘的首领,所有战俘都交给他管理。要是战俘一旦出了问题,第一个拿他是问。
汤姆森没奈何的接受,现在他的性命完全掌握在华兴军手里,人家要是一个不高兴,他的性命包括三万多英军顷刻间便会被绞杀一空。
本来戈登死后,最高指挥权便落在他的副将巴伦身上。但是巴伦不甘心就这么投降,跟手下化装成女人,还裹着黑纱想混出城去。结果被华兴军发现,双方互相开了几枪,最后巴伦也被乱枪击毙。
吴旭明很快派驻部队,接收英军当初在印度的军事基地。一路上还碰到不少的当地武装反抗,华兴军顺手也全部剿灭。
印度各地大致趋于稳定后,他把捷报很快通过海军发回北京,等候乔志清下一步的安排。
现在印度也正是农业收获的集结,这三万英军也被押往农场集中关押,在田地里劳动改造。
相比起中国,印度的农业占有天然的优势。不但土地肥沃,而且疆域内河流纵横,不会像中国一样大面积的发生旱灾。农作物大部分都是一年两熟,所以印度的粮食产量在此时远比中国要高。
这也是乔志清出兵印度的原因,他就是想把这里打造成新中国的粮仓,让新中国不再为干旱缺粮而烦恼。
在捷报发到北京之前,乔志清手里握的还是吴旭明在半个月前发来的军报。
在军报里吴旭明还提到一个消息,那就是驻防在巴里萨尔的三万英军消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