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361章 匪寇下山(1 / 2)

🎁美女直播

,最快更新清末之雄霸天下 !

“童大哥,我们都在山里转了一个月了,还是下山抢点吃的吧。”

四川和云贵的交接处的横断山脉,地势险恶,山势纵横。

一男子蹲在地上皱着眉头,啃着手里的野菜棒子,对身边的一魁梧的大汉,建议了声。

“三弟,你在忍一忍,现在风声正紧。要是让华兴军发现我们藏在这里,肯定大军过来剿灭我们。你又不是不知道,探子不是前几天就传回消息,现在云贵川可都归了华兴军统治,这里可不再是三不管的地方。”

还有一男子不断的观察着前面的地形,朗声劝阻了下。

这三人正是设计,让李世贤全军覆没的童容海、彭大顺、于世龙三人。

从四川的永川战场逃离后,便沿着内江到云南的官道一路南下。

沿途不断的招兵买马,抢掠粮草。如今虽然整日在荒野里隐藏,但还是有上万的兵勇跟着三人。

虽然以前积攒了不少的粮草,但是数万人每日的消耗可是惊人的。

如今每天只吃一顿的干粮,剩下的两顿全部改成野菜。虽有士兵抱怨,但总体还没有出现大的骚乱。

他们本就是从湖北的宜昌跋山涉水到了四川,早就习惯了山里的生活。这上万人多半都是宜昌带出的老弟兄,军心也十分的凝聚、

“二弟,老三说的倒也不错。要是就这样总躲着不露头,用不了几天,粮草耗尽。不用华兴军来剿灭我们,我们自己就要军心大乱。”

童容海盯着地图,沉思了半天,终于开口道了一声。

“那大哥是什么意思?”

彭大顺皱了下眉头,也暗自觉得不能再这么耗下去。

“你们看,此处离云南昭通府,不过一百多公里。要是急行军的话,三天就可以抵达。几天前我已经派探子把城内的情况调查清楚,华兴军只在昭通府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我们不如就干这一票,抢了昭通府的粮仓,足够我们弟兄吃上一年的了。这一块山脉我也看过了,有足够的水源。虽然云贵川已经属于华兴军统辖,但是这里毕竟是三不管的地方。我们就在这里当个山大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总好比被俘虏后,发配到荒岛野地要好。”

童容海指着地图介绍了下,脸上露出阵阵的兴奋。

“大哥,华兴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视啊。这一个团也有一千五百号兵马,我们能拿得下来吗?”

于世龙已经被华兴军打怕了,心里又暗自怀疑了下。

“怕什么,我们现在有上万的人马,足足是他们的十倍。而且这次攻城,我们也是智取。现在西南平定,正是华兴军放松警惕的时候。白天你们两个带着五千的兵马,全部换成老百姓的服装混进城内。我带着五千的人马在城外策应,留下五千的兵马在这里接应。等夜里已到,我们以城外的烟火为信号。打华兴军一个措手不及,必定能全歼了这股人马。等把城内的粮草给劫了,我们马上就返回山里。此处易守难攻,隐蔽安全,华兴军就算追上来,找不到进山的路。就算找到进山的路,也打不下我们的营寨。”

童容海指着地图四下布置,听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他们也从李世贤那里获取了大量的枪支弹药,虽然没有华兴军的先进。但是以绝对数量的士兵进行压制,加上夜间突袭,完全没有问题。

“好主意,我赞同。”

于世龙细思了一会,当下举手变态。

“大哥,三弟,你们可要想好了。真要是抢了粮草,杀了华兴军,我们可是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华兴军必定视我们为眼中钉,绝对不会再对我们手软。”

彭大顺心里有些打鼓,毕竟目前的局势很明显。华兴军统一全国是早晚的事情,就算是过山匪的日子,那也快活不了多少年的时间。

“二弟,你不要再想着招安的事情。宋江当年不是招安了,结果怎样?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最后他虽然当了大官,但还是被奸臣害死。一日为匪,终身为匪。乔志清现在虽然大肆收编太平军,但是这只是战乱时候的应变之策。等到天下一统,他必定会对当初有案底的人进行清洗。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别看现在那些降将春风得意,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清洗一空。”

童容海现在已经不相信任何人,更没有投降的意思。要么一战,要么一死。

“好,既然你们都决定了,兄弟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干!”

“干!”

彭大顺下了决心,三人放声长啸。

昭通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叮铃,叮铃,叮铃。”

昭通城今日热闹非凡,城外不断的有马帮和客商进入门内。

“停停停,例行检查。”

看守城门的一队华兴军拦住了马帮的队伍,准备开始对活物进行检查,严防山贼盗匪进入。

“军爷,这是干什么呢,我们可都是正经商人啊。这马背上拉的都是上好的茶叶,我打开给您看看。”

马队的头领点头哈腰的笑着,从马背上卸下一袋子来,大开了口子。里面黑乎乎的,确实是茶叶。

“把其他的袋子都打开!”

巡视的队长冷色吩咐了声。

“军爷,这茶叶好不容易才打包成,您就给行个方便吧。”

那马队的头领连忙从袖子里掏出块银子,塞在了队长的手上。用手一掂,少说也有十两左右。

“走走走,都快走吧。今天军爷我心情好,不与你们计较。”

巡视的队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马队进城。

“谢军爷,多谢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