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人人都爱徐志摩】(第2/5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公立大学,民国时代的上海确实没有特别出众的公立大学。而南洋公学已经更名为交通大学,上海的校区为总校,包括天津、唐山等工业学校合并之后的学校,规模很大,学校的财力也比较雄厚。

但是相比之下,燕京的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对于胡适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可徐志摩会错了意思,以为胡适对南洋公学没有兴趣,笑道:“圣约翰和沪江大学也是一流的大学。”

基督教大学,学校的资金都是教会拨款,教会多有钱,就不说了。在民国基督教大学属于最豪的大学了。可是胡适却并不认可这些基督教大学,因为他深知在这些大学里,华夏讲师只能是生物链的底层。这些大学的校董们都认准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大学教授才有在这些学校担任教授的资格。用一日本人都跌份!更别说华夏人了。胡适可没想去这些地方找气受。

胡适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上海是他年轻时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他中学就是在上海读的,对上海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可当初的胡适是穷小子一个,读书的时候就不用说了,连吃饭都无法吃饱,更不要说肉了。

念书时的胡适只有一种菜品,腌菜。豆腐腌一腌,一板豆腐能够吃上一周。夏天是不敢买多豆腐的,因为会坏掉。

等到中学毕业之后,加入新公学成为了教员。可是他只有中学学历,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十几块钱,这点钱在上海生活就很不易。读书人不像工人,他们生活中很大一笔开支并不是穿衣吃饭,而是买书。而商务印书馆的书质量上乘,但是价格鲜有少于二块钱的,有些书甚至要十好几块一本。

胡适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还能省下钱供养母亲,每个月都要寄钱会老家。

更让他糟心的是,胡母为了让胡适死心,更是将未过门的儿媳妇接过来一起住。等于告诉胡适,想要悔婚?门都没有。才十几岁的毛孩子,就要养老婆,可见胡适当年的压力有多大了。缺钱的胡适在学校的工作结束之后,胡适还要去印刷厂做工,一个月能够多几块钱的收入,这让他能够稍微喘一口气。所以,上海带给他的并非都是美好的记忆,而是那段近乎绝望的艰辛。

直到他考上了庚子留美生的资格之后,生活才渐渐的好了起来。

可是一个月三十多美元的生活费,也不能让他感觉宽裕多少。只有等到他回国之后,被蔡元培邀请进入燕京大学聘为教授,才感受到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第一个月的薪水就有220大洋,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他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