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会武正式开始。
裴北辰准时出现在武将席上,不知是不是兵部有意安排,正对面武将席上坐着的依旧是北郡诸将。
裴氏一名将领忽道:“怎不见那谢瑛?”
裴北辰往对面扫了眼,果然没看到昨日见过的那道蓝色身影,只有北境军诸将按品阶正襟危坐着。
裴安侍立在一侧,闻言道:“听说是北境来了急报,谢瑛身为北境军少统帅,自然要紧着军务。”
裴安对此乐见其成。今日参加会武的将领,唯谢瑛堪称劲敌,若谢瑛真被事情绊住,无法到场参赛,便是裴氏出头之时。
将领嗤笑。
“该不会是临到阵上当起缩头乌龟了吧。”
其他众将跟着哄笑起来。
武将席离得不远,对面北境军将领听到这话,都露出愤慨色,但显然碍于某道命令,都强忍着,没有发作。
随着鼓响,众将按照抽签的方式依次出场,两两对决。
第一个出场的是袁氏大公子袁朗。
袁朗擅使长枪,颇得大都督袁霈真传,很快就将对手击败。滇南诸将精神一振,纷纷举掌欢庆,被打败的那名世家将领则一脸懊丧。
之后几轮,各有胜负,但获胜最多的便是来自北郡、滇南和裴氏的将领。
又一局结束,因为滇南一名老将不慎摔伤胳膊,袁朗再度代替这位叔伯上场,打赢了一名裴氏将领。
滇南众将再度欢呼。
裴氏诸将脸色则有些难看。
“谢氏也就罢了,他袁氏算什么东西,也敢踩着咱们甘州军立威。”
于是,袁朗获胜之后,还未来得及回到坐席,便被一名络腮胡的裴氏将领拦住去路。
“某久仰袁公子威名,欲向袁大公子讨教一番,还望袁大公子不吝赐教。”
那将领嘴上说着讨教的话,态度却十分倨傲,丝毫没有讨教的意思。
军中会武,是允许将领间临时发起挑战的,只要被挑战者愿意应战,双方便可进行比试。
袁朗并非争勇好斗之人,然而他毕竟是袁氏大公子,一行一动代表的是袁氏的脸面,这种情况下,万没有不应战的道理。
且对方资质年龄都胜于他,是裴氏心腹大将,亦是甘州军中赫赫有名的一员猛将。袁朗于是抱拳,请那将领上台。
这名裴氏大将亦擅使枪。
只交手几招,袁朗便明白,对方实力不容小觑,当下也不敢马虎大意,提出全副心神应对。
裴北辰坐于观赛席上,冷眼看着。
他并不介意裴氏将领以这种方式试一试袁朗真正的实力。
十几招之后,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并没有哪一方露出明显颓势。
“这袁大公子倒真是颇有乃父之风。”
渐次有议论声传来。
裴北辰手按在膝上,面上仍无甚表情。
而又过了几招之
后,袁朗大约因为体力跟不上的缘故,渐渐有落于下风的趋势,滇南众将眼中露出明显担忧色,终于,在裴氏大将又一抢刺来时,袁朗竟抵挡不住,踉跄退了几步。好在袁朗也是自幼习武的,锻炼下盘是基本功,很快接着手中长枪稳住身形。那裴氏大将冷笑一声,竟趁着袁朗站立不稳的空隙,再次刺出威力十足一枪,直接扫向袁朗腿部。袁朗刚稳住身形,根本躲闪不及,若是硬抗,只怕一条腿都要被打断,这一枪,显然是冲着毁掉人去的。
“这裴氏也忒狠辣了!”
有人惊呼。
滇南众将更是霍然变色齐齐站了起来,可惜武将席距离比试台有一段距离,根本不足以他们冲过去。眼看着那抢就要刺入袁朗右腿之中,几乎是绝望闭上眼。
只是想象中的惨呼声并未传出。
站在最前的滇南大将睁开眼,才发现一道蓝色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比试台上,徒手格住了那柄刺向袁朗的枪。
裴氏大将显然是抱了势在必得的决心,但他万万没料到,在他马上就要得逞狠狠羞辱一番袁氏的时候,一股可怕力道隔枪传来,竟令他手中的铁枪再无法移动分毫。
他大骇抬头,看到了一个人站在了他面前。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便自有一股静水流深、渊渟岳峙的气质。
“军中比武,最忌偷袭。”
“因这乃不光彩手段,就算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来人淡淡道。
裴氏大将只觉臂上一阵剧痛袭来,手中铁枪竟已被卸掉,坠落于地。
被人当众卸枪,何等耻辱。
裴氏大将目中露出嫉恨,盯着来人:“军中比武,只论实力,愿赌服输,谢瑛,你是不是太多管闲事了些?”
语罢,直接质问场边负责主持流程的官员:“你倒是说一说,老子哪一条不符合规定,又如何胜之不武了?难道不是姓袁的技不如人?”
那官员只是一个小小主事而已,如何敢当众得罪裴氏,当即吓得脸色发白,不敢说话。
武将席上诸将,除了愤怒的滇南将领,其他将领神色不一,但都心领神会的缄默不语。
没错,袁家一个寒门出身的,如何能与裴氏这等上京显赫大族相比。
今日之事,谁都能看出来,是裴氏故意打压报复。可便是如此又如何,谁让那是裴氏?在朝中话语权仅次于卫氏的裴氏。
裴氏大将显然找着了底气。
冷笑:“谢大公子如此维护袁朗,莫非北境军与滇南军,竟真有非比寻常的私交不成?”
谢瑛语调竟平和:“边将私通,乃是重罪。”
“若阁下怀疑此事,自可向凤阁检举,我谢家随时可卸甲下狱,接受审查。然污蔑边将,亦是杀头重罪,阁下若无实证,亦当慎言。否则到时后果,怕非阁下一人能承担。”
裴氏大将微微变了脸。
一因对方话中滴水不漏。
二因对方所言不虚。如今卫氏把持凤阁,正不遗
余力打压裴氏,若真因为自己一时口舌之快被卫悯抓住把柄,恐怕会连累整个裴氏。
然他傲慢惯了,当众受此屈辱怎肯罢休。
“今日这事没完!”
大将撂下狠话。
“自然没完。”
谢瑛神色如常站着,没再理会那裴氏将领,也没有看那名身上长了虱子一般坐立难安的官员,而是看向另一处道:“我早就听闻,甘州军治军严厉,赏罚分明,莫非,昔日所传,尽是谣传?”
他仍是平静语调。
然后在场人皆知,这话锋所指是何人。
武将席上,裴北辰面无表情搁下手中酒盏。
道:“裴伦,革职,取消会武资格,逐出甘州军,永不录用。”
他语气冰冷漠然,一锤定音。
那名裴氏大将霍然变色,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裴北辰。
其他大将亦不掩惊异。
他们虽然早听说过裴北辰年纪轻轻,冷酷刻薄之名,却是头一回见识到。
裴伦可是甘州军中十分有名的一员猛将,只是比武时不遵守规矩了一些,裴北辰竟就作出如此堪称无情的处置。
连谢瑛目间都露出些许意外色。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
且裴北辰敏锐发现,谢瑛剑术与本人沉静作风完全不同,反而很凌厉杀伐,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拆招过程中竟有种奇妙的共鸣。
因这都是只有战场上才能淬炼出的招式。
两人一直从午后斗到黄昏日落,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时,裴北辰的剑脱手落于地。
虽然一招之差,败于对方之手,裴北辰却并无多少挫败感,反而有再打一场的冲动。
台下观赛众人却看傻了眼。
以裴北辰一往无匹的实力与狠辣做派,他们几乎以为最终拔得头筹者会是这位裴氏大公子,没想到获胜的是谢瑛。
且裴北辰剑还脱了手。
袁朗第一个起身喝彩。
紧接着,北境军诸将也站了起来,激动击拳欢庆。
虽然对大公子的实力从不怀疑,但裴北辰一战扬名,的确堪称劲敌,方才他们手心都捏出了汗。
裴北辰依旧是那副淡漠面孔,捡起剑,转身下了比试台,一言不发坐回了武将席。
裴安怕他心情不虞,试着劝解了几句,却发现裴北辰手搁在膝上,似乎在出神。裴安也不敢打扰,只是不免遗憾,裴氏这般被谢氏当众压了一头,家主和老太爷那边怕会失
望。日后这大渊双璧,谢瑛可要永远压大公子一头了。
会武结束,从外地过来的大将都住在行辕里,裴北辰自然不必。
裴北辰照旧骑马回府,刚到府门口,后方忽有声音传来:“裴将军请留步。”
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年轻护卫,到马前行一礼,便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裴将军遗了东西在校场上,我们少统帅特派我送来。”
裴北辰垂目一看,是条剑穗。
大约是他剑脱手落地时不慎掉落。
裴北辰接过穗子,准备进府,那护卫又道:“今日比试,加重了裴将军伤势,我们少统帅十分过意不去,还命我送来外伤药一瓶,还望裴将军收下。”
裴北辰淡淡扫了眼。
是一个外观并不常见的蓝色瓷瓶。
裴安在一边警惕道:“大公子,这外来药物,还是慎用——”
裴安话戛然而止。
因裴北辰已抬了下手,示意仆从收下,自己一言不发往府里走了。
自始至终,冷面无言。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长松一口气,同时禁不住心想,这裴氏大公子,脾气未免太倨傲了些。方才看那瓶药的眼神,简直在像看什么烂白菜。
那可是绝好的外伤药。
裴北辰回到院子,进到书房,仆从已将药瓶搁在案上。
他看了眼,无甚表情坐到案后,如往常握起兵书读,翻了几页,视线禁不住再度落到了那药瓶上。
他到底还是搁下书,把那只瓷瓶握在了手里。!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裴安亦觉不妥,忍不住开腔:“大公子……”
如今甘州军主帅是一名老将,裴北辰如此处置,的确有些过于苛刻了。
裴北辰直视前方:“怎么,你要置喙军中事?”
裴安一愣,不由想起上一个试图“置喙军中事”的裴氏家奴的下场,即便身为家主身边红人,裴府管事,他亦颇有忌惮闭了嘴。只是不免觉得,这位大公子行事实在过于冷峻刻薄了些,对外也就罢了,对内怎也如此。
裴北辰当众革了裴伦的职,以后裴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甘州军了。
于裴氏而言,怎能不算损失。
另一边,袁朗失魂落魄跟着谢瑛走下比试台。
他知道,终究是自己学艺不精,才让那裴氏大将有机可乘。
身为袁家大公子,他感觉自己让滇南和父亲蒙了羞。方才谢瑛一招就止住了裴伦,而他却在对方手下左支右绌狼狈挣扎了那么久。
他连裴氏一员大将都打不过,更别提裴氏军中实力最强的裴北辰了。
只是在谢瑛面前,他不敢露出真实心情,免得被对方笑话。倒是谢瑛忽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裴伦师从江湖高手,实力素来不弱,方才若非我趁他不备出手,未必能及时将他制服。接下来还有比试,勿因一场胜负而灰心丧气。”
袁朗一怔,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感激,郑重道谢后,便坐回了自己席位上。
谢瑛亦展袍坐入武将席。
第一轮较量完毕,输者淘汰,获胜一方则进入下一轮。又经几轮,最终只有四人进入最后一轮比试,争夺头筹。
袁朗运气不错,亦在四人之列,可惜下一轮对战,便输给北境军一员大将。而之后,那名大将又败
于裴北辰之手。
最终夺头筹者,变成了裴北辰与谢瑛。
这虽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亲眼见识二人实力,众人方知双璧之说,当真是名副其实,而非徒有虚名。
尤其是裴北辰,在裴氏众将皆败的情况下,这位大公子能力战北境军八员大将,进入决胜局,当真出乎京中诸世家意料。
卫悯远远坐在观赛席上。
一旁兵部尚书姚广义暗恨:“真没想到,裴氏这小子竟如此厉害,当真低估了他。早知道第一局就设法拦住他。”
“时也运也。”
卫悯只淡淡道了四字。
姚广义可没这份淡定。
他已经开始担心这头筹的最终归属。
比试台上,裴北辰与谢瑛相对而立,手中各握着一柄长剑。
没错,北境谢氏以刀法闻名,谢瑛的兵器却是重剑。
谢瑛仍是一身蓝袍,惯常从容之态,道:“裴将军,幸会。”
裴北辰没吭声。
谢瑛忽指了下自己左臂。
裴北辰立刻明白,对方是看到了他之前对战臂上留下的伤,询问他是否需要处理包扎。
“不必。”
裴北辰道。
谢瑛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全场鸦雀无声,显然都在等着看大渊朝最出色的两位少年将星交手,看大渊双璧,究竟哪一璧光彩更盛。
裴北辰原本还不理解,谢瑛为何用重剑,等真正交手,他便发现,谢瑛的剑术丝毫不逊于刀法,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把刀法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他们的剑招走势可谓完全不同。
裴北辰难得体会到了棋逢对手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