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或许这毕方宝骨能够给白维带来一些灵感,研究出一套新的武学。
起初他是这么认为的,但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自己的真气变化达不到这个级别。
毕方释放出的青色火焰对温度要求极高。而真气再如何炽热也不可能达到把水煮开的地步。
真要走到这一步,把水煮开之前,就把自己烧成干尸了。
这个世界的武学大部分都是讲究物理攻击。
一级到二十级,磨炼的是技巧和招式,练的是真气。但仅仅用作于辅助,也就是内外兼修。这个阶段,内功再强也是比不上外功的;
二十级到三十级,内功的重要性开始显现,真气出现第一次质变。可以离开身体,附着于物体之上,强化后的兵器如同手脚延伸。
三十级到四十级,剑气刀气外放,手脚亦刀枪不入,到这个级别,已经是明国九品制中的二品武者;
四十级到五十级,技巧臻至巅峰,熔于一炉,一品武者,开宗立派。
五十级以上,白维至今也只见到过一个,那就是欧罗巴圣教国的公正圣女,拳脚打破虚空的搏击高手。
这个世界的武学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它讲究的就是极致的物理攻击。
所以拳脚走到极致后,可以徒手击碎法师的圣域,也就是破碎虚空的境界。
打破虚空便可以飞升,这个飞升的不是自己,而是让别人灵魂出窍就地飞升。
既然是物理攻击,那么浑天宝鉴、磁场转动什么的建议退出战场,这里是军道杀拳、落樱神斧的赛道。
手搓动感光波和太阳拳,那能算是拳法家吗?
那分明是物理学家。
电磁魔人特斯拉、屏蔽尊者法拉第、万象地引牛顿……这绰号别人一听,别人一拍大腿,修仙界!
有一说一,确实。
这毕方宝骨如果留给仙家修行,想必事半功倍,灵力可以承受住宝术的剧烈性质变化,仙家和武者走的是不同路线,一者适应天地,一者强化自身。
白维研究了一会儿,将宝骨给了朝露,希望她能够学会毕方宝术多一分自保能力。既然已经在郁金香流学,那就在法师的道路上走到底。
朝露作为白泽,过目不忘,而且天生聪慧,应该没什么难度。
白维认为她很快能学会,她也不负众望,第二天晚上就把宝骨还了回来说学会了。
白维表示不信,她当场演示了一下用手指点火的技巧,表示自己已经是个合格的打火姬。
没有男人能拒绝打火姬。
得亏这里不是春秋战国,否则朝露很可能要和焰灵姬抢饭碗。
朝露虽然学会了毕方宝术,但直言说控制太困难,需要时间多加联系,她现在都不敢丢火球在近距离位置,起码二十步之外才能保证自己不受损伤。
白维说再接再厉,下次丢毕方火球离自己远点。
时间来到第三天,水路已经走了三分之二,只剩下最后的三分之一。
青邬帮在内的许多随船路人都来到了甲板上,观看小龙江中的一处风景。
在几百年前万妖国政局稳定的时候,许多明国人曾经来这儿旅游,并且编写过「万妖国风景名胜指南」,其中将此地归结为第二档的风景名胜,值得打卡,来了必看,当时笔者写了一篇游记,盛赞这后半段的江河风景,用了「流水蛰龙天门关」来形容这段路程。
一旦进入最后水路,水流变得湍急而且颠簸,而且都是下坡路,有一日江陵之感。
只是几次改道后,风景发生了不小变化,水流量减少,曾经淹没在水下的江河也没了,露出了大片沉没在水里的铁索,数百年前这里都得用铁索固定船只才能转过这道弯折。
如今它就像被岁月磨平了脾气,平静的流淌着,被誉为蛰龙的地界,也成了龙游浅滩。
即便如此,风景仍然算是不错,两岸高峡,流水加速,船队微微颠簸,给人增加了一种做过山车的刺激感。
小蛇姬的尾巴固定在一旁的柱子上,俏脸发白,她有些缺乏安全感,然后抓住了白维的袖子。
白维以为她求安慰什么的,没想到语冰指了指前方。
“那边,有个什么人在。”
白维定睛看去,在越发湍急的河流上,有一叶扁舟静默的停着。
那是一艘竹筏,它逆流而行,缓慢的迎向了三艘大船。
这地方需要经过一次拐弯,三艘船有前有后,这竹筏慢慢悠悠的迎上了正在准备转弯过滩的第一艘船。
有个头戴斗笠穿着玄色衣服的身影坐在竹筏上,手里提着一根竹竿。
一帮众问道:“这人找死?”
另一人狞笑:“找死就找死,把他撞下去!我们也不能放慢速度,要怪就怪这人不长眼。”
青熊帮主抖了抖袖子,本想着让个水性好的下去把这个人带走,忽然间他感到了一丝寒意。
“不好!”
竹筏上的玄衣渔翁猛地抬起鱼竿,一根鱼钩挂在了大船上。
竹竿拉扯出形变,如同半圆,但这已经超过了它应有的弹性。
有人要嘲笑他不自量力,可下一刻轰然巨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