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秋水芙蓉(2 / 2)

饕餮攻略 八月薇妮 8923 字 2024-02-19
🎁美女直播

昨儿跟李星渊用晚膳,话题总围着宿九曜,今儿在这里,竟也绕不过。

卫玉暗中调息片刻,问道:“是了老师,还有一件,林遵倒台,是怎么回事您可知情?”

“你问这个,是因为教坊司的林枕纱?”

卫玉苦笑:“昨儿的事您也知道了?”

萧相道:“林遵之所以倒,是因为没有人想保他,至于林枕纱,你最好也别去沾惹了。”

卫玉不懂:“没人想保他?可我听说他得罪了……”

萧相比出一个“嘘”的手势,才道:“正是因为他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而又没有其他人要保他,所以才一败涂地。”

卫玉道:“您是说,殿下不愿意保他?”

萧太清瞥着她,缓缓道:“我只知,你失踪那一阵,殿下传过林遵,想必他没能让殿下满意。”

卫玉心头微乱:“为什么?”

萧太清道:“他是京兆尹啊,京城中消息最灵通的人之一。你以为你出事,他会一无所知?”

卫玉几乎坐不稳:“您说殿下是因为我……才不肯保林遵的?”

萧相一笑:“倒也不用这么说,殿下只是顺水推舟、袖手旁观罢了,既然林遵他没有用,那也犯不着为他得罪不该开罪的人。”

卫玉微微头晕:“这……”

萧相见她脸色不妙,因淡声说道:“何况,若不是他自己违法乱纪在先,罪证确凿,也不至于落到如今地步,故而是他罪有应得。”

书房内沉默下来,谁也没有开口。就在此时,有侍从来报,说是卢夫人听闻卫玉到了,便请她过去说话。

卫玉趁机起身,萧相望着她,欲言又止,只说道:“蝉儿,你这一次失踪,殿下受惊不小,我也是头一次看殿下乱了方寸……既然回来了,且就安心留在东宫吧。”

卫玉觉着这话有点古怪:“老师……您想说什么?”又问道:“殿下……不是好好的么?”

她觉着所谓“乱了方寸”的说法,似乎言过其实。

萧太清跟她目光相对,淡笑道:“当时你不在京内,自然不晓得,总之……你向来待殿下的心意如何,殿下也自知道,也许只需要一个契机,你……”

卫玉的心忽地开始跳起来:“老师,你……”

萧相道:“你毕竟是个女孩儿,以前小也就罢了,如今大了,殿下待你又好,或许你可以想想以后……”

卫玉后退两步:“不行!”

萧太清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大:“怎么了?你难道不喜欢殿下吗?”

卫玉不知道自己该面红耳赤还是脸色惨白,确实,她曾经很喜欢李星渊,也想过兴许有朝一日……

但记忆中前世的种种像是一把利刃,把那些绮念都切的粉碎。

“老师,我并没有此念,”卫玉低头,咬牙道:“殿下于我只是君臣之谊,至少目前是,也请老师千万不要泄露我、我是谁……除非老师想要我……死。”

萧相的双眸微微睁大了几分,似乎很意外她的话。

卫玉道:“我也知道终有一日我的身份会暴露,但我想,我会在那之前……找个机会离开殿下,尽快、尽量……全身而退、大家体面也就罢了。”

萧太清的脸色越发奇异,他呵了声:“你、想离开殿下?”

“以前老师把我留在东宫,是为护着我,现在我大了,我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卫玉始终低着头,故而没看到萧相的神色:“何况,这也是为了殿下好。”

萧相深深呼吸,有点疑惑地望着卫玉:“你……”他沉吟着似乎还想说什么,最终只道:“也罢,反正此事不能着急,你再想一想就是了。我不是要勉强你怎样,也只是一点提醒而已。”

卫玉点头:“是,多谢老师。”

萧太清笑笑:“好了,别叫你师娘等急了,你去吧……昨儿还听亦茹说,要和你去见她姐姐呢。”

卫玉今日来萧府,除了拜见萧太清外,另外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跟萧亦茹去大皇子府。

昭王府。

萧亦莲听闻两人到了,急忙命传了进内,恰好大殿下李望辰在萧妃这里。

两人行礼拜见昭王,李望辰虽在轮椅上,精神尚佳,注视着卫玉道:“先前听说你无恙,可喜这就回来了,怎么在外耽搁了这许久呢?”

卫玉道:“先前受了点轻伤,又病了些日子,狼狼狈狈的,故而误了行程。”

“只要人好端端的,别的都是其次,”昭王微笑道:“星渊这会儿该放心了吧?”

萧亦莲在旁道:“别说是三殿下,连王爷跟我,都时刻惦记。眼见瘦了好些,想必在外吃了许多苦头吧?”

卫玉道:“多谢王爷,娘娘,托皇上,殿下的福,臣还好。”

萧亦茹此刻也道:“昨儿我见了玉哥哥,也告诉他殿下跟姐姐都担心他呢,这才赶忙一块儿来了,便是让殿下跟姐姐都安心。”

昭王笑了笑,也知道萧亦莲把卫玉当弟弟看待,便对萧妃道:“茹儿也来了,中午留他们在这里吃饭吧。”

萧妃三人道谢,昭王便先去了。

昭王是有意让他们自在叙话,果真,他一去,萧亦茹先吱吱喳喳地说了起来,卫玉反而插不上嘴,等小丫头说累了,萧亦莲找了个借口,让她出去看笼子里的鹦哥儿。

萧亦莲自己便问卫玉在外的情形,卫玉少不得简略说了,萧妃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行事务必加倍谨慎,千万别叫人再为你悬心了。”

卫玉答应,又道:“我在外头这一遭,却不料京内风云变幻。”

“哦?你是说……”

卫玉回头看了眼,见无人,才道:“姐姐,你知道林知府的事吧?”

萧亦莲神色微动:“你问他?还是因为林枕纱?”

卫玉知道她七窍玲珑,压低声音道:“姐姐,有没有可能,把林枕纱从教坊司救出来?”

“这……”萧亦莲意味深长地:“这不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吧?”

“不是,”卫玉摇摇头:“是我自个儿。”

“我就知道。若殿下想救,你决不至于找到我。”

卫玉道:“我不为别的,只因为林小姐曾经救过阿芒……我不欠她的情。姐姐,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萧亦莲道:“若我说没有呢?”

卫玉笑笑:“那我自然不能强人所难。”

“我是问你,若我不救,你会怎样?”

卫玉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没什么,我就随口说说,中午有什么好吃的?”

萧亦莲拍拍她的手:“你给我安静些,才回来,千万别再惹事,何况若给太子殿下知道你违抗他的意思行事,定会不高兴。”她语重心长地嘱咐了这一句,又道:“你来找我是对的,这件事满朝里也只有大殿下能做了。”

卫玉难禁喜悦:“姐姐是答应了?”

萧亦莲道:“你很少求我什么,今儿头一次开口,怎会拂你的意思?不过我不担保一定能成,只试试罢了。”

卫玉急忙深深鞠躬:“多谢姐姐!你真是大慈大悲救命的观音菩萨!”

萧亦莲哭笑不得:“你啊……给我乖乖地,比什么都强。”

卫玉跟萧亦茹留在昭王府用了午膳。

王府的饭菜,跟李星渊那里又更不同,格外精致些,尤其是一道“秋水芙蓉”。

这道菜的用料是泥鳅,火腿,葱姜,香菇,鸭蛋清等,把泥鳅跟葱姜下温水汆过,清洗过后再加入高汤入蒸锅,然后沥出泥鳅,只取蒸好后的一半儿泥鳅高汤。

把蛋清打入高汤中,蒸成芙蓉蛋后,再将雕花的香菇火腿在高汤中汆熟,摆在芙蓉之上,把另一半泥鳅高汤煮沸,倾入便可。

这样所得的“秋水芙蓉”,异常鲜美,口感细腻而嫩,百吃不腻。

萧亦莲道:“这道菜原本不这样的,你可听说过‘泥鳅豆腐’?”

卫玉道:“是不是用一块完整的豆腐跟泥鳅同煮,泥鳅怕热,便都钻到了豆腐之中?”

萧亦莲笑道:“你竟知道,那自然是吃过的?”

卫玉摇头:“只是听说而已。”

“这道菜便是从那而来,不过有一次试过,殿下说过于残忍,而且泥鳅不容易清洗干净,口感也不甚好,才叫人改良了这道‘秋水芙蓉’,取其鲜而去其糟。”

萧亦茹也吃的津津有味,闻言道:“殿下真是心细。要是我,管他呢,听着就有趣,定要做来尝尝。”

萧妃夹了一个鲍鱼放在她的碗里,说道:“这些好东西还吃不够?光想着新鲜的。”

吃了午饭,卫玉匆匆先送了萧亦茹回去。

她好不容易求了萧妃许诺帮忙,只不知道教坊司那里怎样。想到昨日所见林枕纱的惨状,便驱车往教坊司街,将到,便派了个人去请苏嬷嬷前来。

先前卫玉在京内,跟些风流才子之类交际,偶尔也往教坊司走一走,看看新编的歌舞。

苏嬷嬷是教坊司的掌事,自然跟她相熟,故而上次才及时过来解围。

卫玉在临近的酒楼才坐了不多时,苏嬷嬷便来到。卫玉谢了昨日之事,便又问起林枕纱的情形。

苏嬷嬷半是玩笑地问道:“小卫学士怎么这么在意那丫头?是……看上她了不成?”

卫玉道:“实不相瞒,这林小姐曾经对我有一点恩惠。如今她落入苦海,我有意周全。”

“原来是这样,”苏嬷嬷惊讶,又道:“我以为昨儿您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跑到那儿去呢。只不过,她家里可是犯了大事,又因为她生得美,名声在外的,受苦是不可免的。”

卫玉皱眉道:“我正在想法儿,教坊司那里,就劳烦嬷嬷先看着点儿,若能帮则帮一把?”

苏嬷嬷略觉为难,道:“您既然开口,我自然会留心,可是……去找她的多半不是等闲之辈,都也是些官宦子弟,有时候我……”

卫玉道:“知道。我会尽快。”回想林枕纱昨儿那颓然近绝望的神情,“也许,嬷嬷可以先告诉她,有人在给她想法儿,至少让她心里……”

“让她心里有个念想。”苏嬷嬷接口:“这个容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卫玉拿出一锭银子,苏嬷嬷急忙拦住,道:“用不着这个,小卫学士吩咐的,我自然会上心的。”

“这也是我一点心意,你收了便是,”卫玉把银子推了过去:“何况若有打点之处,也能用得上。”

苏嬷嬷见如此说,也便收了起来:“那我赶紧回去看看。”告辞离去。

卫玉看都布置妥当,总算能稍微舒一口气。

阿芒跟着卫玉从萧府到昭王府,如今来到教坊司左右,他便时时刻刻往教坊司张望。

等看到苏嬷嬷来到,跟卫玉碰头又离开,阿芒毕竟不是真的傻,就问卫玉找苏嬷嬷做什么。

卫玉也担心阿芒再乱来,便道:“我在想法儿,看看能不能帮忙救救林小姐。”

阿芒一听,眼泪几乎都涌出来:“我就知道玉哥儿是最好的。”

卫玉叹道:“我也不过是对得起自己的心罢了。”

上了车,本来是想回东宫的,路上却又想起了萧太清说的那些话,尤其是有关于什么她是女孩儿、将来……之类。

卫玉越想越是刺心,索性吩咐,不回东宫,只去紫薇巷。

早年卫玉被萧相放在纪王身边,起初差不多是纪王的伴读,她天资聪颖,日日熏陶,学问不比一些大儒要差。

李星渊也不肯辜负她的天份,就安排她去考科举。

纪王铺路,加上卫玉本就出类拔萃,先是顺利过了乡试,而后参与会试,从举人一跃到了进士。

但就在进行殿试之前,有人检举说卫玉乃是纪王府出身,恐怕是考官有偏袒的嫌疑,故而并未参与殿试,却只去了翰林院。

卫玉在翰林院做了半年的编修,她性情温和,学问又好,与人无争,年纪且不大,便都她称为“小卫学士”。

原先卫玉自从跟随李星渊上京后,虽一直在一处,但从李星渊入主东宫,她到底不是个太监,也不是什么伺候的人,总是跟在太子身旁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幸亏萧相想的周到,早在紫薇巷里寻了个不错的小宅院,作为栖身之地。

只不过虽然有这一个地方,但多是为了对外有所交代,大部分时间她还是住在东宫。

卫玉也从没觉着有什么不妥,毕竟太子已经是她觉着如家人一般的存在。

可是这一次在外“历险”回来,卫玉的心境改变,又因为萧太清的话,心想还是去紫薇巷罢了。

卫玉才下车,就听到汪汪声响,门内有人道:“花嘴,你又叫什么?”

“懒丫头,别只顾玩儿,”另一个苍老些的声音道:“方才听见车响,去看看是不是有人来了。”

一个小丫头将门开了半边,探头探脑向外张望,一眼看到卫玉,喜的叫道:“周叔,真的是主人回来了!”

此时一只嘴巴花白的小狗儿也从门缝里挤出来,向着卫玉汪汪叫了两声。

那丫头一把将门打开,又呵斥道:“花嘴,这是主人,不许乱叫。”

卫玉俯身把那满地乱钻的小奶狗抱起来,笑问道:“青青,这是哪里来的?”

叫青青的丫头道:“是我买菜的时候路上捡的,周叔不叫我养,我说主人一定喜欢,他才肯暂时留下。”

这会儿那奶狗仿佛知道自己的命运在卫玉手中了,钻在她怀里哼哼叽叽,撒娇似的。

此时里头的门房老周也急忙迎出来,满眼惊喜:“主人,真的回来了,您……没事吗?”

卫玉抚摸着狗子,道:“好端端的呢。”

老周的眼睛泛红:“是是,好好的……我是高兴的昏了头了。”他看着卫玉身后的马车:“有什么东西要拿进去的?”

卫玉道:“没有,不用忙。”抱着狗儿便进了门。

老周看看马车,又赶紧吩咐青青丫头:“快,快去烧水烹茶!”

因为卫玉不经常回来住,这院子只有老周跟青青看护,但他们两个很是勤快,几乎天天打扫,屋子收拾的极为干净整洁。

老周又问晚上吃什么,卫玉并不觉着饿,便没叫他们忙,只顾逗弄那小狗。

阿芒则被卫玉打发回东宫告诉一声,免得太子殿下不知她跑到哪里去了,半个多时辰阿芒回来报说太子在宫内,他已经告诉了东宫的内侍。

不料刚入夜,院门被敲响,阿芒跳起去查看,原来是崔公公所派内侍,竟是叫她即刻回去。

卫玉心中很不情愿,那小太监却好话说尽地催促,卫玉不想为难他,只能出门上车,往东宫而去。

正过朱雀街,就见是步兵衙门的人,急匆匆跑过。

卫玉正不知何故,另有一队兵马过来拦住喝问,小太监喝道:“不长眼睛啊,这里是东宫的小卫学士。”

巡差们吓得急忙退后,眼见马车要经过,卫玉问:“你们半夜的忙什么?”

其中一个巡差忙道:“回学士,教坊司那里出了人命,正派人去查看呢。”

“教坊司?”卫玉不寒而栗,强行镇定问:“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