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美女直播

但现在敌人的“首”在哪里根本没有人知道,之前舰队也发起过几次对地精确轰炸,但是,这群机械体就像是九头蛇一样,砍掉一个“头”长出两个“头”,最后,就只能玩最没技术含量的。

舰队密集轰炸,清理出登陆场,精锐部队伴随工兵部队登场,拍下野战基地,医院,机场,补给点,然后把船上的重型装备统统弄下来,让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坐船赶到,又边缘OB了几个月的战士们休息一下,熟悉一下环境,顺便把骨骼里面流失的钙质补一补,尤其是让兔子家的那些人形移动街垒们(猫人重装机动步兵)从晕船当中恢复。

这些精力过人,体能发达的重装机动步兵是兔子能够在机械体7X24无休不要命式猛攻当中站住脚跟的保障,人类士兵配合重型装备守白天,能够夜视并且夜间较为兴奋的猫人守晚上,不然光是拖,都能把人类军队拖到豹毙,于是,兔子再一次认识到了“摸着鹰酱过河”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军队无人化势在必行!

当然,这种局面也是有海军的锅在里面,“如果不是你们的舰炮威力不行,还用得着陆军这么死吗?”,可海军也表示“大气层这么厚,还有阻燃,反光,制冷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地面上还有几百米到一公里厚的冰层,劳资又不是那些没事就去把纽约烧玻璃的外星人,哪里来的那么吊炸天的舰炮——核长枪导弹倒是管够,威力也不错,你们要吗?”

是的,人类的舰载武器威力......其实并不大,这个不大是相对于行星轰炸来说,并没有电影上那种一炮一座小城市的水平,威力最大的曼哈顿级巡洋舰的主炮如果不用核炮弹的话,最多只相当于不到100吨当量的威力,如果以水面战舰的标准衡量已经很丧病了,但是,如果以星际战舰对行星轰炸的标准来说——洗洗睡吧。

而天朝的重激光更是影帝级的效果,声光效果看着就像是在演独立日,巨大的光柱从天而降,冰面上迅速腾起浓密蒸汽,冰川垮塌,空气红热电离,大气被加热产生负压,暴风将云层搅拌成一个巨大的漏斗状的漩涡。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冰面上留下一道直径可能不到20米的痕迹,融化并蒸发气化大约不到30米深的冰块,对于厚度可能在1Km以上的冰层来说,差不多就是削了点皮,除非是舰队集火打击,才能打出登陆时的那个效果,将整片冰川撕得粉碎——然后整个炮击编队因为配电组烧焦停火。

其实想想也知道,从获得虚空移位器到现在为止还不到三年的功夫,战前人类是什么科技水平,现在也不会提高太多,战前的重型激光炮没有投入实战,在大气内表现不佳,在太空当中也没有作为武装卫星搭载的武器其实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如果是科幻电影当中那种杀伤力,以人类的尿性早就给自己的各种战舰,装备上加上了,不至于还在使用电热炮互艹,实际上天朝用的这个重型激光炮本来是月球核电站给地球输电用的装置,拿来轰炸的话......如果作为月球大炮的话,应该威力还是有点的,舰载的话......洗洗睡吧。

好在人类还有炸弹和导弹,舰炮什么的本身就用来殴打小朋友和小船的,真正体现炸逼本色的,还是各种地毯式轰炸,地毯式轰炸还有地毯式轰炸,“小管子?娘们!大炸炸!爷们!”这才是人类太空海军的武器画风。

再厉害的武器,再大威力的舰炮都需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聚集足够大的能量,然后将它们以某种形式精确的投送到敌人头上才能造成杀伤力——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这股巨大的爆炸能量直接在别人脑袋上引爆呢?约束,干嘛要约束,足够大的核爆,然后让爆炸威力尽可能向着一个尽可能小的扇面倾泻不就完事了?

如果在战舰附近爆炸会伤到自己的话,那就丢远点炸,然后把爆炸的威力尽可能倾泻向敌人,无炸膛之乱耳,无拘束之劳形,古有花岗岩,今有大红肠,子曰:导弹万岁!

一发不够,就再来一发,百万吨不够就千万吨,实在不行一亿,十亿,百亿无限叠加,地球人没人敢测试1亿吨以上的核弹,在太空当中谁特么管你这么多?在有了虚空移位器后,氘氚和氦三又不值钱!如果太阳的光辉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一定是这个太阳还不够大!

但是,在一颗布满厚达1Km厚度的冰层的冰川行星上用核长枪那绝对是石乐志,威力太大的话,那么还不如直接把加工厂修到轨道上,一天三顿的往下丢核长枪,过个一年半载这星球上绝对啥威胁都消失得一干二净,那我们叫陆军来干蛋的?可既然陆军来了,要提供火力支援,这个威力既不能太小,又不能太大,还得足够快速有效。

(太空海军:我看你们是在为难我胖虎!)

比如现在的轨道舰队支持当中,最受欢迎,也最有效的是天朝的空天轰炸机YH-2型组成的轰炸群,一堆EMP炸弹混搭着石墨纤维炸弹下去,那些机械体就歇菜,其次是美国的电磁炮护卫舰,这东西完全被大兵当武装直升机在召唤,两门双联装AGS-R舰炮可以提供相当不俗的覆盖火力支援。

但是,这些只能让人类勉强站稳脚,根本没法推进过去,而其原因就是摆在会议室里的机械体使用的武器,“我们检查过了,如果说这颗星球上文明有什么科技是我们势在必得的话,那么就是这种可以将聚变反应约束在一个小范围内的技术。”机械体的步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烫头发的夹子夹住三个圆环,最核心的是一个小小的纤细修长的凸起物。

“它的原理是将微量的混合燃料从这个尖端喷射出来,然后圆环上的激光器会迅速聚焦在这一小块氘氚燃料核上,将之打入聚变状态,之后这团移动的聚变火球会在通过后面两个圆环的时候,被激光和某种磁场精确的压缩为一个小点”墙上视频里一名干员熟练的演示着这种武器的操作方式,“然后就像这样.......”

一束金色炽热而明亮的流光一闪而过,实验室一侧特意布置的厚达2米的金属装甲上就留下一个可怕的熔融孔洞。

“微型聚变射流武器,或者可以称之为极高温等离子束武器。”视频里面的科学家介绍道,“他们的聚变约束技术和小型化技术非常的,非常的高明,其中不少构件的设计原理和作用还不明,建议尽量完整的夺取他们的数据库和大型图书馆,这里面应该有跟全面的介绍”

(这就是为什么不傻乎乎去抢军工厂的理由,打赢了,打残废了,有的是办法弄到科技,甚至更加全面和详细)

“它的威力足以击穿我们现有的大部分材质装甲,除非就像飞船那样,叠加数十层不同类型的烧蚀材料,做成机动护盾的模式,让它消耗,扩散,然后在高达十米以上的空间当中变成一团灼热气体”

“打断一下,就算是这团灼热气体也不是完全没有伤害的,如果人体暴露在其中也会被严重烧伤,我们可没有飞船那么厚的隔热层,也不可能给士兵们装备昂贵的热耗散装甲。”

“它的射速怎么样?”

“不是非常快,大概相当于半自动步枪的水平,射程上的话,在近距离的话,穿透力相当于反器材狙击步枪,在远距离则是相当于一把......额,火焰喷射器,总之,非常的棘手。”

“而且这只是轻型武器,重型的载具虽然不多,而且防护性能也不好,射程也糟糕,但是......它足以对付我们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制空权和制宇宙权还打得这么尴尬的主要原因了。

额,次要原因是它们人太多,没有士气,不需要休息,在发现人类夜战的水平低于白天后,全特么是挑半夜三更来突袭,昼夜颠倒下,不少士兵都出现了神经紊乱和精神萎靡的情况,白天的精神状态也在下降,最后就打成了这般鬼样子。

“而且我们的战术也不适合在这种场合战斗,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在冰面上防滑和保护的装备”

“对,还有能够在冰面上快速设置的掩体”

“还有迷彩!”

现代化战争当中,步兵更加侧重于战术性和技巧性,而不是傻乎乎冲锋的炮灰,熟练利用掩体,无人机,数据链和各级支援单元,搜索敌人,消灭敌人,机动侧袭,斩首指挥官,获得情报,占领据点,设置阵地等等,但问题是——在一望无际,无遮无掩盖,基本上就是一个大雪球球和冰坨坨的战场上.......

妈耶,这时候,还不如请出我大苏联的钢铁洪流好使。

至于其他超限战术,目前貌似除了广域电磁压制外,其他的也没啥卵用:舆论战?目前为止没看见平民;情报战?除了从残骸上回收到的部分信息外,对方的生命形态,制度等等一抹黑;电子战,这个倒是起到效果了,电子部门窃听到了不少的通信。

但是,加密有点狠,目前解密起来的速度很慢,并且也对对方的指挥功能造成了不低的干扰——可问题在于,对于F2A和全框A这种战术方式来说,对方的指挥干扰不干扰的有区别吗?就像对于一个只会蒙头王八拳乱打的膀大腰圆力气足的傻子来说,你有一箩筐的武学知识和技巧也无用武之地啊。

网络战,这个......如果找到对方的服务器接口并且那些大头科学怪物们允许军方拿来当入侵口用的话,在说吧,不过仔细想想,对于这些机械体生命来说,找到他们的服务器不就是战争结束了吗?剩下的不就是一个铝热弹绑上的事情,用得着还打什么仗啊?

所以,人类就绝赞的愁眉苦脸起来,直到某个指挥官突然想到:那些耗子不就是人多不缺人吗?F2A?我们也会啊!至于那些聚变射流步枪,没关系啊,血肉躯体可是最佳的应对这种东西的爆反装甲,只要有足够的耗子在前面顶着,剩下的事情,不就是人类的拿手好戏了吗?

——在这蓝星湾,还没有敢和我们直立猿砍砍帮比爆炸的文明,没有!一个也不可能有!

【每日一鸽】

没有更新的两个作者,他们之间的作用和他们的咕咕和更新相关,一般和其咕率的乘积成正比,和其更新的字数成反比,一般表现为,同样的咕咕作者相斥,异种的咕咕和不咕作者相吸——库鸽定律

【昨日之鸽】

在一个由鸽子组成的系统当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或以上的鸽子处于完全相同的咕状态,一个鸽子的咕大体上可以由若干种借口和理由组成,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两个鸽子的这些借口和理由完全相同——鸽子不相容原理

第天罡章 开了光的嘴

第天罡章

法洛斯行星-人类前进基地

大量的黑色吸热聚合物空隙地板在冰面上铺设出一个长宽约为2.2Km的正方形区域,大量的振动感应器和加热管道盘旋在这些聚合物地板之下,不时有细微的蒸汽自疏松的空隙之中冒出,由停靠在基地中央的维持着虚空移位器小幅度运转抵抗重力的075-2型护卫舰的反应堆供能和供暖。

由于环境的限制,基地四面并未挖掘常规的壕沟,因为这种东西只需要一场不大的暴风雪就能变成足以将人整个埋掉的雪坑,并且随后在基地排放的废热蒸汽作用下变成一条水沟,实际上,作为防御的是最近生产设计并送至前线的机动掩体模块,实质上就是一些带有弧度的聚合物覆钢板,它们半插入冰层之中,可以阻挡雪花和减缓风速,并且让后面的机枪防御位和覆盖在保暖羽绒布下并开着电暖的防御火炮,精密的导弹系统免于受到极低温寒潮的伤害与破坏。

营地主要分为六个区域,正中央是飞船和空军的停泊区,两侧分别是军营和指挥后勤部门与修理中心,简单的模块化机修厂,原本是用于极地战争使用的极寒环境一体化指挥舱堆叠在这里,并且在坚固的冰层下挖掘出了一些地下空间,同样安装了相关的一体化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