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泷不想分心,便将窗户关上,继续和先生谈起关于临安之事。
关于学院本身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大抵都是一些被换了的书生,画皮之下是妖物,具体有多少,尚不清楚。
可令白泷意外的是,这位先生是临安本地人,出生到现在都待在临安本地,已经年近五十岁。
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浩然正气,倘若有的话,他至少也是个德行合一的修为境界。
这样的人没有被妖魔替代,倒是令人意外,也许妖魔更喜欢挑选年轻书生,而不是老龄夫子,也许是不太希望动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以免产生连锁的意外。
倘若是这样,将妖魔之事直接告诉这个老先生,未必会是一件好事,还是暂且瞒着他更好,毕竟妖魔要杀也不难,手起刀落罢了,怕的是引发连锁反应,上千只妖魔倘若暴动就很糟糕了。
白泷微微沉吟,他还是希望将妖魔的仇恨都拉到自己身上,尽可能不要波及平常人,而且历史自有进程,白氏先祖还没出现,未必需要自己来代劳。
念及于此,他也就收敛了将一切告知的想法,转而开始咨询另一件事。
“钱塘白氏,先生可曾听过?”白泷问道。
“听过。”老先生点头道:“这可是钱塘的一个大姓啊,过去有近三百人的大宗族,这学堂里也有不少姓白的孩子,我可都记得清楚。”
“那这个白氏?”
“据说是搬走了。”老先生皱眉道:“也据说是出了什么变故。”
“据说?”
“这涉及到七年前的一件事,七年之前,忽然江水泛滥,西湖潮水突然呈现为赤红色,不断上涨,不到半日就盖过了桥梁,几乎是要淹没大半临安城,当时无数人流离失所啊,十多万人都逃去了金山寺避难,撑了三天三夜,潮水才退下去,也就是在这场大潮中,白氏一族的人都不见了。”老先生回忆道:“当时我也去了金山寺,并未见到白氏一族的人,潮水退前,金山寺的住持说有妖魔作祟,带领着三十多名僧人去了山下,也是再无音讯。”
“金山寺也没了?白氏一点音讯也无?”白泷追问道:“真的没有白氏后人了吗?”
“如果见过,我一定记得,可惜是没见过了。”老先生想了想说:“倒是有个姓白的姑娘住在如今的白氏宅邸里,不知是不是白氏后人……”
第五百八十二章 画匠
“跟丢了。”
白素素站在道路中央,苦恼的叹了口气。
她已经七年没有返回临安城了,显然这些年来城市格局也变化了一些。
某些店铺没有开了,某些人也不在了,道路没有太多变化,但已经十分陌生。
好比迷路的北京猿人大多都是老北京猿人。
她也有点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本打算跟上白泷,偷偷观察,结果因为没有赶上船,不可避免的跟丢了。
当年白氏几乎举全族之力死战,除了没有战斗力的妇孺外,都上了战场。
老一辈都死了,而母亲带着孩子离开临安逃出去,至今白素素也没找到其他亲人的下落。
她也并不记得,同氏里还有白泷这样的人。
双方年龄相仿,而白氏家族里同龄的孩童也就不到十五人,她都记得很清楚。
如今冲回临安,除了有报仇雪恨的念头,也又找回亲人的想法,有可能是白氏一族的人,她当然想问个明白,但也担心是不是陷阱,所以打算暗中观察进行试探。
现在跟丢了,她有些遗憾,却也只能集中精神,开始准备自己的计划。
临安局势复杂,探子没办法在这里扎根,时间越久,越容易成为妖魔的食粮,她连落脚住店都得小心翼翼,外来旅客在这里消失很正常,往往都是妖魔的优先狩猎对象。
距离天黑也快了,天黑后,妖魔活动更加频繁,同样也适合她进行悄悄的狩猎。
因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足够安全的落脚点。
客栈自然不行,太过于引人注目,落脚的地点,越少人就越安全。
白素素考虑过很多地方,然而最终都放弃了。
她在巷道里走动着,牵着马,来到了一条巷子,巷子两侧有水池,水池中栽种着荷花。
因而这条巷子被称为荷花巷,巷子曲径通幽,没有喧哗的车水马龙,只有少数几家店铺。
在巷口尽头位置,有一间店铺,这是一家书店,也是一间画室。
白素素来到店铺门口,抬起眼看了眼店铺牌匾,随后停下步子,望着室内,一如既往,没有变化。
墙壁上挂着许多画作,山水、人物、写实写意,各个类型都有,空气里飘着墨香味道,令人心神宁静。
“是客人么?”
店铺中走出一名中年男子,他留着胡须,穿着墨色的衣衫,衣着整理的十分干净,看上去像是诗人胜过画匠。
“是来买画的,还是来买书?代写家书也可以,抄写文字也可以。”
中年人走近,介绍道。
白素素在斗篷下,看着中年人,缓缓摇头:“不是买画也不是买书,不用代写,也不需抄写。”
“那你是?”中年人面露疑惑之色。
“我来借宿。”白素素回道。
“抱歉,我这里不是旅馆,借宿恐怕不……”
“行不行,请您再考虑一下。”白素素往前一步,抬手摘下了斗篷,露出一张清澈的江南女子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