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嬴政面露无奈。
他示意众人分开,又朝着胡亥招招手:“胡亥前来是为了何事?”
胡亥一脸正色:“为了盐啊!”
他痛心疾首:“胡亥才发现原来菜里有苦味,居然是因为盐里有苦味!”
满朝文武:“???”
通武侯王贲搔搔头,脱口而出:“小公子,盐里有苦味是很正常的事!像是宫里用的那是最最好的大夏之盐,黔首所用的海盐那才叫苦呢,我那下面有些兵宁可用酱菜也不爱用海盐。”
朝臣们回过神来,纷纷露出笑容。
右丞相王绾看着胡亥公子,微微一笑:“通武侯说的是。”
御史大夫冯劫更是补充道:“胡亥公子,小臣曾应邀尝过黔首吃食,海盐硬如石块,用前还得研磨成粉,味咸苦混合,远不及大夏之盐纯美。”
盐里带点苦味是常识,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见众人并不以为然,胡亥双手环抱胸前:“那如果我说盐里的苦味是毒呢?”
满朝文武齐齐一愣,紧接着面色大变。
胡亥微抬下巴:“无论是井盐也好,湖盐也罢,又或者是海盐,竹盐等等,我在仙界吃到的盐就没有一种带着苦味!”
文武百官瞠目结舌,呼吸瞬间沉重。
盐味微苦乃是常识,是所有人千百年来的共识,任何人都不会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而如今,胡亥竟说那是毒药!?
始皇帝瞳孔微缩:“有毒!?”
胡亥颔首道:“没错。”
他认真解释道:“海水又或者卤水直接煮干得到的是粗盐,里面含有一些没有毒性的杂质以外,同时也含有铅、汞等有毒的金属,食用多了轻则会恶心腹痛,消化不良,重则会皮肤潮红,窒息难受,乃至呕血,又或者手脚不协调,乃至视物模糊。”
通武侯王贲抓耳搔腮,听得头大。
內史蒙恬面色微变:“胡亥公子……您说的铅难不成是指青金?”
铅,青金也,似锡而色青。
此物被用于制作器皿,印章,乃至被道家用于炼制丹药中。
满朝文武皆曾接触使用过。
听到內史蒙恬的话语,所有人皆是虎躯一震。
胡亥颔首:“没错,就是这个。”
满朝文武的脸都绿了,齐齐心头一凉。
胡亥还没结束打击:“至于汞……也称为水银。”
这回轮到始皇帝变了脸色。
胡亥面无表情的补充:“就是那个用丹砂提炼出来的汞。此物要比铅毒性强得多——若说铅光接触皮肤并不会发生问题,一般不要食用就不会中毒的话,那汞,也就是水银光是接触皮肤就会引发红斑,乃至溃疡皮炎,吸入的话会引发呼吸困难,幻觉惊厥,乃至令人疯狂,乃是毒性最强之物。”
【能把铅和汞当丹药服下去的,都是神人啊!】
【说的就是
你——始皇大大!就您的身子骨原本多活几十年也行吧?偏偏要去碰这些东西!】
始皇帝脸色发青。
广场上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右丞相王绾等人更是难掩担忧地看向始皇帝。
青金,水银,乃是方士常用之物。
想着陛下豢养的那些个方士,在场官员的脸色都快青了。
要是,要是是真的……
那这些个方士,怕不都是帮刺客吧!?
满朝文武躁动不已,胡亥却是淡定得很。
他扫了一眼满朝文武:“反正铅汞之物都已经可以提取出来了……你们可以去实验一下。”
顿了顿,胡亥把话题重新拉回来。
他清了清嗓子:“现在不是毒不毒的问题,是盐苦不苦的问题!”
满朝文武:“…………”
不!我们觉得铅汞有毒的问题更严重!
胡亥自觉已经交代得很清楚,自顾自地念叨起关于制盐之法:“事实上无论是海盐又或者湖盐和井盐,所采得的盐都为粗盐。”
“首先是海盐——要知道熬煮大批海水费时费力,还耗费薪火,最后得到的粗盐品质糟糕,倒不如用日晒法来得节约薪火。”
话语一出,满朝文武瞬间愕然。
右丞相王绾反问道:“顾名思义……难不成是日晒即可得盐?”
胡亥颔首道:“是,也不是。”
他话锋一转,补充道:“日晒法需要选址,适合制作日晒盐处应阳光充足,风力较小,且下雨频率比较低的沿海地区,又或者适合面积比较大的咸水湖,可以制作海盐和湖盐。”
“制作的方法也有几种。”
“例如第一种适合地势高的地方,可以在地上铺上草木灰,将灰压实。等第一日露气浓重的时候草木灰下就有盐结晶,等天气放晴后将草木灰和盐扫起来,再准备后续的过滤和煮制。”
“第一种则适合潮水很浅的地方……”
“第三种的话要在海岸边挖几个深一点的池子,下面要垒得结实一些,以免海水入坑后向下渗透……说起来这和田庄上做的粪坑差不多……唔也不是,那得浅一点?”
粪坑?胡亥公子在田庄上造粪坑?
满朝文武两眼发直,始皇帝嬴政一脸古怪。
唯独近来陪同的蒙恬很淡定。
他认认真真点头:“原来如此,公子,接下来要如何?”
胡亥比划着:“将海水引入盐场……也就是挖的坑中。待海水填满盐场之后,经太阳进行日晒结晶,一般需要反复多次,持续数日或者一两个月,然后收取上面的薄盐结晶。”
“收取好的薄盐结晶便是粗盐。”
“这样取得的粗盐品质甚至还比熬煮出来的要好。”
“这样的粗盐加入草木灰一起熬煮。”
“放凉静置后再纱布过滤,将不溶物过滤出来,这些溶出物一般就是石灰和另外一些物质,可以拿来制作
石浆,粘合砖头石块,也可以送去炼铁,上回炼铁里面曾提到石灰能够析出杂质,让铁块质地更纯净……”
胡亥说到一半,又渐渐扯远。
始皇帝和在场官员已经习惯他思维乱窜,淡定地等胡亥念叨一会后才重新将话题扯回到制盐上:“去除掉无法溶解的东西,剩余的只要再煮干即可?”
胡亥点点头:“没错,这样制作出来的就是精致盐,不会含有苦味哦~”
【不但不苦,而且里面还会富含钾元素。】
【反正现在含钾的食物都没几种,含钾盐还能补充身体营养!很棒!】
“另外湖盐……也就是刚刚大家提到的大夏之盐,又或者是北地郡盐池所出则要将周遭土地分为畦垄,引出池水,等到夏秋之际一夜就能成为粗盐。”
“当然一样也要经过过滤,去除杂质。”
“等铁器做完以后咱们就可以开凿井盐,井盐的话在地下十尺左右,取卤水上行再制作成盐。其卤水可以拿来点豆腐不说,井盐的纯度也会比较高,口感也更加细腻柔和!”
胡亥说得口干舌燥。
话音落下,随侍在后的纪信便奉上蜜水。
胡亥润了润口,期待地看向诸人。
甭管大家有没有听懂,看到胡亥反应的朝臣们迅速鼓掌:“胡亥公子辛苦了!”
“胡亥公子聪颖非常。”
“胡亥公子实乃仙使也,臣等远不能及!”
“对对,换做是小臣就是去了仙界也记不得这么多东西。”
胡亥连连摆手:“这不一样。”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自打从仙界归来,我的脑袋就像是座图书馆,见到的东西都能记得一清一楚,这才能说得出来,像是这些制盐之法是出自图书馆内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书籍。”
始皇帝颔首道:“胡亥有过目不忘之能。”
朝臣们纷纷抽气,稀罕地看着胡亥的脑袋。右丞相王绾难掩好奇:“敢问公子,这本书里还有别的什么记载吗?”
胡亥咋舌:“那可多了去了!”
他掰着手指细细回想:“从栽种作物到织做布衣,从做盐到造饴,从陶瓷到锤锻,从弓弩到火药……可谓是聚百家所长,综百家所学的工艺百科全书。”
众人眼中异彩连连,惊叹声不绝于耳。
左丞相隗状灵机一动,升起另一个想法:“胡亥公子,这本书上其余的内容……能否纂写出来?”
右丞相王绾收敛笑容。
通武侯王贲更是一跃而起,指着隗状的鼻子厉声喝道:“好你个左相!你怎么如此贪心?咱们能知晓一些仙人之事已是了不得,哪里能连整本书都要了?若是仙人怪罪下来……胡亥公子他!”
右丞相王绾深以为然:“通武侯所说极是。”
左丞相隗状张口结舌,随即低垂下头:“是小臣想岔了,还望公子原谅。”
胡亥摆摆手:“无事——”
他
搔搔后脑勺,面露苦恼:“我想仙人是不会责备的……只是此物共有上中下十八卷,总计有近六万字,就算是要纂写下来……”
那是个巨无霸大工程啊!
在场官员齐齐抽气,难以控制面上表情:“六万字!?”
胡亥的话语堪称是一道惊雷!
毕竟依照他话里透出来的含义……那这本有近六万字的书籍还仅仅是仙书之中的一本!
其他书里还会有多多少资料?
光是想想,就足以让所有人为之疯狂!
右丞相王绾乃是四朝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