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2章(1 / 2)

🎁美女直播

嬴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坑杀儒家的目的,是震慑天下,让六国遗族看到帝国的维护依法治国的决心,从而彻底让三代王治成为历史上的垃圾。

可以预见,坑儒之后诸子百家人人自危,惑遁入山林,惑隐入乡野,从此不再效忠于帝国。

而且坑儒之后,对帝国文治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善后的办法就是推出一部大典代替儒家的诗书,从而维护帝国对天下的统治。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让法家大兴于世,但是,明明看到了希望却不施行,对皇帝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嬴政自号始皇帝,早就有和三皇五帝一比高低的心思,文兴大治代表着一个帝国的辉煌,创建一个新文明可以流芳百世。这种机会怎么可能错过。

他虽然没有李斯那种耗费国库无度的心思,但却知道,抄录一部几十万字的法儒大典,即便是十几个善于书法的才学之士,也需要耗费数年。

而想要文兴大治,却不是一部书可以推行的,需要的是上千部,上万部,才能让法儒大典流行天下。

如果以刻录竹简的方法,让法儒大典流行天下,那恐怕是卖首穷经,自己这辈子看不到了。

诸子百家学说之所以盛行天下,那是经过了几百年的酝酿和流传,而帝国现在却需要在短短数年之间,以法儒大典掩盖住诸子百家学说。

这个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比寻仙还难。

时间,已经成了皇帝最大的敌人,而赵高的生死荣辱,在这种时候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尉聊早就将皇帝的心思看了个清楚,心中对这个吊诡的徒弟佩服的五体投地,可以说,庙堂上的重臣,早就看赵高不顺眼。

但是,赵高对皇帝的忠心,却让嬴政对他极为宠信,如果他安于后宫,自然就没人找他的麻烦,即便是触犯了一些帝国律法也会视而不见。

特权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即便是嬴政也无可奈何。

但是他偏偏以一个太监之身,干预庙堂政务,插手皇子之间对帝位的争夺,太监本身就是一个阴阳人,胡乱干预朝政的后果,就是让天地之间阴阳失调,帝国内部动荡不安。早已欲杀之而后快。

而且以尉聊的精明,早已经看出赵高的图谋,他本身出自赵国王室,和嬴政同姓同族,而且他忠于的是嬴政而不是帝国,嬴政健在,赵高图谋的不过是权势富贵。但一旦嬴政逝去,赵高的图谋恐怕就是家国天下。

这也是他极力扶持胡亥的原因,而现在的胡亥已经被他教导成他说一,胡亥不敢说二,全然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甚至尉聊早已预见,嬴政一死,赵高为了自己的生死荣辱,势必要和将闾拼个你死我活。

这已经无关实力的不平衡均等,而是皇帝为了平衡将闾在庙堂之上的势力,故意放任胡亥争权夺势,胡亥和赵高,早已经成为了将闾的死敌。

将闾一旦登基为帝,为了家国天下的安定,即便是心中不忍兄弟相残,也得举起屠刀。

犹如当年成娇叛乱一样,昔日的成娇,也是对嬴政恭敬有加,也是对大秦忠心耿耿,但是,当他听到樊於期讲述了嬴政当年之事,误信嬴政乃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之子,不是赢氏血脉之后,一旦执掌军权马上叛乱。

而同样,将闾也需要面对这个难题,嬴政不是大秦王室血脉,将闾自然更加不是,这个秘密早已不是秘密,但是,却要看从谁嘴里说出来。甚至,赵高手中可能掌握着嬴政不是大秦王族的证据。

一旦他心中再无顾忌,将这种证据公布天下,不管真假,赢氏皇族势必要发生一系列的叛乱。

毕竟,当年吕不韦和赵姬的传说人人皆知,成娇的叛乱早已给大秦皇室隐藏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而这个隐患,如果赵高能够善加利用,帝国将面对叛乱不绝的局面。

所以,即便是嬴政在宠信赵高,他也得为皇帝陪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