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很多很多。
有些是正事,有些是开玩笑,有些根本分不清是正事还是玩笑。
但都已经不重要了。
帝姬心下轻声一叹。
真的被你说中了,在你的故事、你的人生里,我已经变成大反派了吧,你想杀我而后快,我也如此……
而长孙无忌禀告道:“在那声势甚大的传音发生之后,属下已经第一时间派遣出精锐密探、前往岁星剑宫,但碍于孙朗凶焰淫威,密探们不敢过于接近,况且几乎同时,孙朗麾下的兵将就已经赶到剑宫、布置防线,他们久经孙朗训导,极擅反侦察,我们的密探只能退却。”
侯君集闻言哼了一声:“孙朗麾下的旧部们公然聚集军队、盘踞在铜雀台好久了,帝都里多了一支听命于朝中大将的精锐兵马,换成其他大将,十个脑袋也砍下来了,难道朝堂诸公,都对此听之任之吗?”
李靖看了一眼帝姬,而后轻声道:“朝中巨头不欲多事,毕竟这些日子所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孙朗就是一块牛皮糖,打不碎,甩不脱,想要对付他,就得做好被挤兑得一身腥臊的准备。”
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
最重要的是……皇帝陛下不欲多事。
只是,陛下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呢?
李靖是聪明人,聪明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喜欢思考,遇到不解的事情,他们根本控制不住记几,非要想个明明白白不可。
帝都是天子脚下,是皇城所在,历来皇权鼎盛、防范严密,孙朗身为外朝大将,而且还是乱臣贼子身份几乎半公开的朝堂大将,声望卓著,威信极高,手下的旧部精锐居然堂而皇之地驻扎在铜雀台——最要命的是,那帮兵痞既然敢冲铜雀台,说不定就敢冲皇宫。
那么问题来了,陛下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陛下就这么放心吗?
不,陛下绝不是胸襟宽广之辈,况且,就算是再胸襟宽广、再仁慈软弱的君王,都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吧?
但雄才大略、有明君之相的陛下,居然默认了这件事。
思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可能性了。
陛下,并不认为铜雀台的兵马是非常致命或严重的威胁。
那么问题又来了,皇帝为什么觉得一支距离皇宫并不远、而且忠诚度完全无法保证的军队没有太大的威胁呢?
答案只有一个。
——有比这一整支军队更具有威胁的家伙在一旁虎视眈眈。
孙朗。
一念及此,李靖心中一凉,不仅生出了几丝惶恐。
皇帝认为,孙朗单凭一人就足以严重威胁到他、以至于孙朗那群旧部麾下与之相比,完全不算什么吗?所以他不去管那支军队,甚至默许其存在,就是为了不早早与孙朗正面对上、弄得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