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芝收到旧谢军围攻慎刑司的具体起因。
旧守卫谢军势力之所以攻击章飞乐, 是受谢氏一个嚼舌根的懒汉而起。这懒汉因为赖账被章飞乐抓进顺天府,然后海允将人审理后罚了他三十大板并且明令他十天内还完。懒汉受罚后不敢得罪海允,因为海允背后是谢元帅撑腰, 所以就柿子挑软的捏。
他听说章长乐从副使变成一个小小的守卫。懒汉就想趁机报复。
刚好旧守卫里带头的是懒汉的兄弟, 这么一挑拨,就去找章长乐, 本来章长乐还不在建章宫, 他是被旧守卫追杀才逃到建章宫。
之后就和新的守卫发生争执,直到被追杀到慎刑司。
这些人连建章宫的权威都不放在眼里,看来平日尽是些逞凶好斗之徒,算是死有余辜。
她让小凤凰先回去。
等吴秋都处理完了。吴秋得知事情来龙去脉。
他忍不住道:“元帅,章飞乐此人妄自尊大,实在不是什么人都能压制他。如今却受殿下重视。”
吴秋有些欲言又止, 他知道元帅在培养主母, 可主母实在太着急了。
“殿下的手段有些极端。”
“您也许该耐心点。”
谢兰芝脸色一沉:“本帅显得很着急?”
吴秋道:“您其实可以从被煽动的那批人下手, 以此瓦解殿下的手段,让她...。”
她完全可以从被煽动的谢兵下手但她没有那样做, 因为只会让事像雪球越滚越大。她也许能暂时压制她, 但只会继续缠斗下去。她不能逼她太紧。太紧了她只会越发心急追赶自己。
谢兰芝开始反思自己:“她羽翼未满, 正是需要各种手段堆砾的时候。”
“不过你说的对,她很容易剑走偏锋。”所以她需要消她这口怨气。
怨气?猛然间的后知后觉,谢兰芝愣了下, 突然想起鲁晴说过的一句话:殿下,她长大了。
那小凤凰现在是处于叛逆期?
种种特征都很贴近叛逆期。
现在的小凤凰表现尖锐, 完全不像在九晋那般运筹帷幄。
并非她失了分寸, 倘若她是想借此开头成就一件事。
难不成...。谢兰芝摇摇头, 有点难以置信, 小凤凰才十八岁,那些血腥的手段都是她二十多岁才会运用。不太可能提前。
可想到鲁晴此人,她又不敢下定论,鲁晴这个角色没有出现在上半部,连墨家在上半部的视线都集中在西城帝身上。
她曾猜测过作者会为了下半部人气,而加大登帝的难度,墨家环节就是她预估的其中之一。
鲁晴的出现,刚好代表她在下半部是和墨家环节挂钩的角色。
如此一来,原本该晚登场的人物,为何会提前登场?难道因为她改变剧情,所以导致时间段提前了?
谢兰芝脸色越发慎重,真是这样,她就必须确定小凤凰下一步想干什么?接下来小凤凰做的事都会围绕着主线进行。
她必须多盯着小凤凰,从她身上去预估下半部故事的走向。
“吴秋,最近要紧盯着天京的动向。”
“是!”吴秋可不敢放松警惕,无论是谢氏还是天京,都要靠谢元帅主持。如果没有谢元帅这座大山压着,天京甚至整个南方都必乱。
吴秋又将最近天京内不断聚集陌生面孔的事禀告。
还有墨家在底层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强,原因是因为工部的五大门,不少人为了进五大门自称墨家弟子,以此来获取便利。
谢兰芝心想,现在的剧情,多少蛛丝马迹都出自墨家,而墨家子弟中心现在胡匈,胡匈不会那么快有动作。也就说明现在还没到大爆发期,小凤凰又那么急着往上赶。
除了叛逆期,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她自小没有父母所以没有向人撒娇过,叛逆过,她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自然就没有叛逆期。
看来需要向有子女有经验的人取经。
她吩咐道:“吴秋,找个族内有子女的妇人,本帅要亲自接见。”
吴秋道:“臣遵命!”
余下的事都交给吴秋处理,章长乐此人,谢兰芝并未管他而是按照斗殴滋事处罚一顿,章句被动反击,则不予处罚。
她的举动再一次为慎刑司证名。
证明慎刑司是谢兰芝的亲信。
以往畩澕种种但凡是慎刑司缉拿得罪人的牢吏,谢氏如果敢滋事报复,她也绝不会放过。
此次事件令许多人警醒。慎刑司不是个摆设。是真的受令于元帅抓那些违法乱纪之徒。
谢氏很多人不了解元帅需要那么多官部干什么,是嫌国库太充足了吗!
自从上次谢兰芝将谢氏的盐税和粮税划分改革,谢氏内部切割少部分人垄断后,直接给谢氏银库创收三千万税收。壮大了谢兰芝的腰包。
她没有乱用,也没有打赏的习惯,所以存了很多钱。
再加上宫中分配问题,她也按章划好,保留三分余地让人可以从正当渠道获利。
正当渠道挣得多,少去很多麻烦,自然会有人支持。
下面的人知道谢兰芝讨厌害虫,讨厌投机者,就设下千两检举费供人提取情报。所以不少人往军机阁检举谁是投机者,军机阁再派人去查,无一证实,倒是查了一些捞偏门的人一网打尽。查获的钱财再分出一些奖赏检举者。
发展的还不错。
谢兰芝还发现慎刑司的办案跨度太大,无论上到刑事还是下到民事,刑部管的他们也管,吏部户部也部分牵扯钱粮盗窃。
慎刑司的权力太集中,也不是什么好事。
谢兰芝可没忘记督制的弊端。
谢兰芝在金銮殿正想该用哪个朝代又符合当下时局的制度,没想到一个谢军在外通报。
“启禀元帅,兰章宫凤宁殿下重折一份!”
小凤凰的筹划终于到高潮的阶段了?
谢兰芝道:“呈上来。”
谢军将一封黄面折子交给她,她还特地瞄了眼这名谢军,似乎是建章宫的新谢军。
已经开始用自己人送折子。
谢兰芝对小凤凰的手段刮目相看,连谢氏的人她都能调用,没想到拿慎刑司做底牌能达成那么多目的。有几分像她的影子。
还有最重要的是..。
谢兰芝突然问那名谢军:“你在族内任过何职,父母兄弟呢?”
这名谢军低头道:“小的只是一名伍长,父母兄弟...都,都在南域,他们没资格上京。”
谢氏族内能上天京居住的基本是百户级别以上,百户可携家带口来天京,往下的需立功才能调派来天京,但家人基本不能沾这个福气。
而谢兰芝划分的族内资源已经尽量惠到底层,南域因为搬迁太多谢氏人,留下的谢氏自然要守农田,去天京的谢氏因为不能及时管理也会从缝里溜点好处给底层谢氏。
不过谢氏那么多人口,还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点好处。
这就是谢氏内部的贫富差距。
而小凤凰走的是群众路线。
建章宫原先那批人死了,才会有空缺给这批人。
谢氏的分配一向很严格,一旦任用上就是终身制,干得你死为止。而底下的人想取代就只能听天由命。
底层看到希望就不会放弃这个出头的机会。
“是吗,原来如此。”谢兰芝淡淡道:“建章宫的差事可不轻松。”
这名谢军不敢多说,只道:“已,已经很好了。”
起码爹娘妹妹弟弟都能吃饱。不然他们在南域就差要饭了。
这就是谢氏底层的现状和一般的域民并无差别,要说有一点不同就是姓谢,因为姓谢,每次征兵谢姓都必须优先入伍。
平日里族内什么好处都落不到他们这些底层人手上,打仗却将他们当牛马,上去送死,情况好点争一份功当个百户,运气不好就死在战场。要么功劳被族内地位更高的谢氏抢走。这都是常事。
底层...已经被欺压习惯了。多数都无晋升的可能。
而地位高的谢氏可守建章宫,还敢在生气时不将建章宫的权威放在眼里,若不是元帅回宫,怕是这批人只会被族内找借口调走,去别的地方吃粮饷,而不是直接处死。
“下去吧。”谢兰芝知道谢氏内部什么情况。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现在的结构。
这名谢军离去。
谢兰芝这才翻开小凤凰的折子。
【我欲建立一个部门,负责监督侦查,奉诏受理,巡察缉捕。为天子直辖官署。】
名曰西卫!
谢兰芝:“......”
小凤凰想创建西厂???
虽然西卫和西厂一字之差,但权利表现基本差不多,就差直说是锦衣卫和西厂了。
她应该没教过小凤凰这个,那这是小凤凰自创的!
也许是她重用慎刑司给小凤凰提供了灵感。
建立西卫,倒也符合一个封建帝王的手段。谢兰芝怀带复杂的心情,她早该感觉到了,从她教她起,她记住的特别多。尤其是不脱离群众这一点。
她运用的十分完美。
比如章长乐,章家庶子地位低,有胆魄有手段却无出头的机会。建章宫新谢军皆是出自谢氏底层的贫苦人民。
科举状元也是庶子,榜眼探花都是出自底层。
不知不觉,她早已在部署自己的势力网,不仅是在章长乐身上,其实都有迹可循。只不过小凤凰选在章长乐身上爆发出来。
这般效率仅仅一年就抓主不少权,谢兰芝既担心又欣慰。
也许,她是该放她自己去闯,只有跌得头破血流,吸取教训,才能更快给她的执政积攒经验。
谢兰芝适当放权。她用朱砂笔写一个允字。
折子一出,想必外头过段时间又会发生新政的变化。
吴秋适时进来:“元帅,大将军夫人王氏来了。”
谢兰芝放下朱砂笔,她奇怪道:“本帅不是让你找些有管教孩子经验的人来吗?”
请的居然是谢广的夫人。再想到谢广膝下两个宝贝女儿,一个捅破天,一个私奔。他和他的妻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教导有方的父母。
吴秋不知元帅叫有夫之妇过来干嘛,所以只能折中找大将军的夫人。
“其实王夫人也孕有两女,都是女中豪杰。”吴秋快编不下去了。
谢兰芝抽了抽嘴角:“吴秋,做人可不能睁眼说瞎话。你如果不明本帅的意思,当时就该问清楚。”
吴秋抱拳认错:“臣有罪。”
“罢了,只是些小事,你去忙吧。”谢兰芝打发他。吴秋出去后顺便通知王氏进去。
王氏进来欠了欠身鞠礼:“王氏见过元帅。”
谢兰芝让人搬来椅子,她招呼说:“坐吧。”
王氏端端正正坐在椅子,她温婉贤淑的气质,让谢兰芝有些疑惑,再想谢广脸上那个耳刮子,心想,人果真不能貌相。
“不知元帅有何指示,让王氏能为您效一份力?”
王氏大方并开门见山,当初在沉香府也是她在为小凤凰主持授印。所以她对她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没想到这次她还需要麻烦她。
谢兰芝决定试试。
她直接将烦恼都说出来,关于养育孩子,遇到孩子叛逆期时,父母是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王氏听完,她并未先回答,反倒先问谢兰芝问题:“元帅您所言之人,与你是何关系?还是您何时收养了义女?”
“这可是大事,为何没有通知族内?”
谢兰芝被她问的人一愣,她陷入了沉思。对,王氏说的没错,是不是自己搞错重点了?
王氏又道:“养育孩子乃是女子天性,孩子自小在母亲身边长大也更会依赖母亲。”
谢兰芝不想先暴露她和小凤凰的问题,就用其他人打个比方。
她说:“就是本帅的小舅子,他如今虚岁十六,过几年就要及冠了。”
“那孩子的性格想必夫人也有所闻,所以本帅想当那孩子出现一种什么都听不进去,一意孤行的年纪时,本帅又该如何与他相处?或者该如何教导他?”
王氏越听越觉得元帅说的不是四皇子,四皇子年前是疯疯癫癫,但自从跟尚光被罚去种番薯后,人就谦逊不少。连带尚光都有不小变化。绝不是元帅口中那种一意孤行,处于叛逆的性格。
王氏很聪明没有戳破。她回答谢兰芝:“那王氏先要以自家情况来告诉元帅,王氏的大女儿从小就...有点娇气,二女儿也是有点娇气。”
“但我们谢氏教儿,都是直接丢进军营培养,三五年下来不管她从前如何顽劣,只要去军营,她就一定会改掉骄纵的性格。”
将人丢进军营。
御座上谢兰芝光是想象将小凤凰丢进军营历练,然后一身古铜色腱子肉出来,还举着□□指着她的脸。意气风发朝她宣战:“兰芝,尝尝本宫的枪法。”
她就忍不住发抖,将双手收进袖口拢了拢,人盘成一团,明明大热天的还是觉得起鸡皮疙瘩。
这种方式根本不适合小凤凰。
小凤凰本来就是好胜心强的人,从文她很快学会部署筹谋,从武的话...小凤凰本身就会骑射。手头上有点功夫。只是这二年她将人养的更偏文政,所以她平日里除了射箭,就没有动武的地方。
“不行。有别的吗?”谢兰芝摇摇头。
王氏这时终于猜到元帅养女儿的对象是谁了。是那位年轻的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