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一个搞经济的人才,刘盈就算把孙策揍哭,也要让孙策拉着刘巴的双手痛哭一场,得到刘巴的原谅。
只需要把老父亲拉出来背锅,多骂孙坚几句,刘巴一定会原谅孙策,愿意和孙策共事。
孙策不会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吧?
孙坚来不来无所谓,他已经不缺将领。能帮他搞钱的人多多益善。
刘盈看了一眼益州的府库,愁眉不展。
赏赐了将士后,府库就没钱了。
搞钱,搞钱。
益州封闭,别说远在中原的袁绍、曹操和袁术,就是刘表得知益州易主时,都已经失去了插手益州的机会。
不过思及刘盈的年龄,他们都以为益州真正的主人是张鲁或者张修。只是因为张鲁和张修是米贼,名声不好听,才会把子侄张盈推到前台。
张鲁和张修还在益州身居高位,就能证明他们的推测。
如果张盈夺了张鲁和张修的兵权,张鲁和张修不可能还活着,更不可能老老实实为张盈做事。
贾诩随手散播出假消息,继续帮刘盈张罗开办学院的事。
在西汉末年,就有儒生挖出了孔子的原稿,称挖出的经书为“古文经”,驳斥朝堂上的官方学问为汉儒自己注解的“今文经”,试图打破注经权的垄断。
东汉末年,学阀和豪族垄断仕途的情况已经较为严重,举孝廉的渠道被豪族垄断。许多大儒在民间讲学,再次试图打破官方学阀对注经权的垄断。
汉顺帝试图改革察举制,扩招太学,建立分科考试制度。要求以后被举孝廉者需要经过考试,由皇帝再甄选一次,才能够做官。
“阳嘉新制”就是科举制分科考试的雏形。
到了北宋时,王安石变法还从中吸取了经验,效仿“阳嘉新制”,将科举内容改为经义和策论,选择有真才实学踏实做事的人才。
可惜汉顺帝活得也不长,只执政了十九年,子嗣年幼且早夭。
之后东汉再无英明的皇帝,“阳嘉新制”几乎人死政消。
但有了汉顺帝的“阳嘉新制”,刘盈再效仿先人,就不会惹人非议。
刘表虽军事不行,文治的表面功夫做得还不错。
他在荆州大办学院,招揽士人。刘盈不过学刘表而已,天下士人要抵制,先抵制刘表。
益州基本平定后,刘盈自己分文不取,也不重建宅邸,先将将士的功劳兑现了。
他按照改革后的军功制,给东州兵分了田地,让这群贼军分散到各个郡县解甲归田。
贾诩大举宣扬此事,吹得好像刘盈把汉中军队也解散了似的,以证实新任益州牧刘盈没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