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冒顿现在就来了,他已经登临匈奴大单于之位,自己还没有执着马鞭指向匈奴,他便把马鞭指向了大汉。
刘盈闭上眼:“阿兄,若是你,要如何对付匈奴。”
韩信看了刘盈一眼,移开视线:“先忍。只应对匈奴大举正面进攻,不管零星入侵。”
是大汉原本的戍边政策。闭上眼的刘盈在心里道。
刘肥问道:“情报该如何收集?”
韩信又看了刘盈一眼,这次没说话。
刘肥也看向刘盈。
刘盈已经睁开了眼。
他淡淡道:“靠联姻。”
刘肥惊愕:“什么?!”
韩信道:“我见刘喜懦弱无能,与大汉无用,他的女儿正合适。”
刘盈没有回答,韩信便不再劝。
等他与匈奴打一场,得到完整情报后,会将自己对匈奴的军略呈给义父,交由决断。
韩信知道,刘邦肯定会同意。
以匈奴人的习惯,从中原派遣探子,就是单纯去送死,很难得到情报。嫁女却能轻松在王庭安插大汉的人,搜集匈奴的情报。
此事在春秋战国是常态。
只是比起春秋战国,诸国仍旧在中原,各国贵女生活上不会吃苦。大汉将女儿嫁给匈奴,吃的苦就多了。
可这又如何?
韩信认为,一个宗女,和大汉的土地,和大汉的边民,和大汉几十万将士相比,根本不用想孰轻孰重。
凭什么将士可以为了大汉战死,他这个汉帝义子都随时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宗女就不能牺牲?
别说什么主动被动,现在戍边的兵卒,哪个是主动来送死的?
盈儿有时的心软,过于幼稚了。
义父是成熟的帝王,知道该如何决断。
众人回去时,心情都很沮丧。
小将们以为自己此次来长城,就像是以往和刘盈“偷跑”一样,有酣畅淋漓的战功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