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该不会想让盈儿把这样的锦囊挂腰间吧?
几日后萧何见到刘盈,刘盈腰间果真挂了一只绣了扭曲花朵的锦囊。
老父亲想掩面逃走。
他回家时,发现女儿腰间多了两枚玉珏,挂在腰的两侧,很是累赘。
萧何眼尖,立刻看出玉玦是刘盈曾经腰间所挂,但为什么是两枚?他记得只有一枚啊。
萧谨回答:“我把锦囊送给太子时,太子用锦囊换下玉玦,顺手把玉玦送给我。因为他送我的东西都要双份,所以特意命工匠磨了块一模一样的。可惜玉的颜色无法一模一样,唉。”
你唉个什么啊!
萧何问道:“为何他送你的东西都是双份?”
萧何想起萧谨那些双份的首饰。
萧谨得意:“因为我很厉害,太子送我的东西都是双份!”
萧何觉得,自己问了等于白问。
就像是他搞不懂以前刘盈送萧谨的头绳都只送一根一样,他也搞不懂刘盈现在送萧谨衣服都要送相同款式的双份。
如果萧何有后世的词汇量,就知道刘盈现在做的事,叫“形式主义”。
以前他送人只送一份礼物,所以他送给萧谨的鞋,萧谨都要攒两次礼物才能穿。
现在他送萧谨双份礼物,哪怕萧谨将来手中的太子妃、皇后印玺,都要刻两枚一模一样的。
什么叫“形式主义”啊,后仰。
刘盈腰间多了一只丑丑的锦囊,吕雉也很眼尖,一眼就看出只有萧谨萧壮壮女官,才能绣出如此具有艺术气息的锦囊。
她好奇地问萧谨,怎么突然想到给刘盈绣锦囊。萧谨不是一直不耐烦绣东西?
萧谨回答:“太子心情不好,我绣活不好,送他一个看着就想笑的锦囊,让他开心一下。”
吕雉想了想儿子腰间的锦囊。
嗯,确实,看着就想笑。
吕雉道:“盈儿心情竟不好吗?”
萧谨道:“太子在沛丰时,那些人对太子也很好。太子有任侠之气,别人对他一分好,他就记着十分。谁都不动手,他被迫动手,心情怎能好。”
萧谨说到这,稚嫩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委屈:“若寻常人家的孩子,在太子这个年纪,还要过一两年才束发。太子与我,都是总角之年。皇后,这些事本不该太子来做。”
从九岁到十四岁,就是总角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