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跋扈不会影响整个大汉帝国的运行,也没本事影响。
谁家勋贵的亲戚不跋扈?我们是吕太子的母族,那不是更应该跋扈?
古往今来,外戚都是这样,或者说,一些仗势欺人的亲戚都是这样。
吕雉曾动摇过。
她不是对吕释之心软,只是想着能不能给刘盈更多的助力。
吕家总不能老给儿子拖后腿,若能帮儿子做点事也好。
儿子也要有只属于自己的势力。
吕雉的想法是极其正确的。一个合格的当权者,肯定不会将自己的权势都寄托在别人的宠爱上,自己一点后路都不留。
不过吕雉很快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她看到刘盈随手处理了她不敢拿主意,准备呈给刘邦的北疆兵团的事。
吕雉吓了一跳,忙写信去向刘邦告罪。
刘邦回信,你好烦,管那孽子干什么,他心里有数。
吕雉:???
刘盈擅自处理军政大事,甚至不告知你,我告知你,你还说我烦?!
刘邦一封信还不够,又补了一封,抱怨刘盈惫懒。监国太子就该什么都自己决定,给他写信干什么?他在战场上,不知道朝堂情况,能给什么建议?不就只能说“好好好”?
吕雉本来就够生气了,刘盈还嘲笑她:“阿母居然想告我的状,阿父是站在我这边的,嘎嘎嘎嘎!”
吕雉把学鸭子叫的刘盈的嘴巴捏成了鸭子嘴,再不干涉刘盈那些僭越行为,也不再思考要不要让吕家洗心革面为刘盈发光发热。
吕雉处理了这么久的政务,眼界已经开阔了不少。
她在给萧谨读书,教导萧谨如何成为皇后时,也从历史中看到了教训。
当君王特别信任太子,母族、妻族都别出来找存在感,否则会让君王感觉太子和自己不是一家人,反而让父子之间生出间隙。
这时候,母族和妻族必须反复向君王表明,自己不忠于太子,只忠于君王一人。他们越和太子生疏客套,太子的地位才会越稳固。
吕雉如此给吕嬃和吕媪写信,也给吕太公写信。
聪明如她,不会不知道吕家真正的当权者是谁。
但吕雉错算了一点,吕家想要的不是太子的地位有多稳固,而是自己能谋夺多少利益。
樊哙被撺掇自立也好,现在吕家想要为吕雉做更多的事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分封,立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