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说,帝王年纪越小,越符合臣子们的利益。
而得益他们反对,原本心里还有些小疙瘩的李治,迅速和武后和好。
李治仔细想想,觉得自己和武后感情之所以深厚,那些臣子有不小功劳。
“他们怎么就不明白,他们自己没了,都不敢把家产全都托付给亲朋好友,却能理直气壮的让陛下把偌大江山交到臣子们的手中。”
“我再怎么样,也是陛下的妻,孩子们的母亲,是一国皇后,他们算什么?”武后冷笑。
“不过是被利益蒙蔽双眼,还欺骗自己是忠君爱国,看似君子,实则小人,朕顺他们的意,才是对大唐不利。”
李治很清楚,知道谁才是自己的政。治盟友。
所以他相信就算父皇知道武后的身份,也一定会理解自己吧……
另一时空,李世民心疼完爱马们石刻的遭遇,又被臣子们提醒女帝有可能是自己儿媳妇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好在他还不知道武曌最初的身份,要不然再疼小儿子,也得揍上一顿。
当然像秦始皇帝陵、汉武帝茂陵、李世民昭陵、双帝乾陵,这些遭遇还算好的。
不好的就像只剩下两颗牙齿的隋炀帝杨广、被挫骨扬灰的万历朱翊钧、头骨被做成酒杯的宋理宗赵昀等。
还有中间不上不下,如帝陵没被挖开,但一直泡在水里的康熙、乾隆。⑦
总之,随着姜叶和江雪对帝陵们的介绍,诸朝帝王们纷纷破防。
知道后世帝陵遭遇的他们,已经顾不上给他们修帝陵的工匠们。
“我们该怎么办?”诸朝帝王们很是无措。
只要他们还想要丰厚的陪葬品,盗墓这事就绝不了,虽然他们薄葬,风险也不是万无一失。
“等等,有秦汉、唐宋、明清的帝陵,为什么没有元朝帝王的帝陵?”有人注意到盲点。
“这不公平,按理来说,元朝帝陵,不是更该被发现吗!”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姜叶和江雪摇头。
【至今确实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元朝帝陵。
这和元朝的下葬制度有关。】
【首先中原的帝陵还承担祭祀作用,这就让中原帝陵们修的比较醒目。
可对于元朝来说,并没长久的祭祀习惯。
他们的帝陵过后会被万马踏平,按照他们当时的习惯,会当着母骆驼面杀死小骆驼,从而让母骆驼记住帝陵位置,母骆驼活着,他们会祭祀,至于母骆驼死了,他们失去帝陵坐标,也就不再祭祀。】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