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寒窗苦读多年,实在不该就此沉寂,如此也能表现楚国对有才之士的重视,吸引诸国大儒前来,为朕楚国增加优势……”
此举确实有扬名和笼络读书人的作用,但谢文彦也想满足自己前世断腿后,那几年低谷不得志的遗憾。
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世族为了稳固自己对人才的垄断优势,一直不折手段打压被他们看中,却不愿意投靠的读书人。
重则家破人亡,轻者断手断脚毁容……
这些人无不都是学富五车,真材实料的能人,但凡因他此举扶持,能有那么一两个混出头,对世族来说都是巨大隐患。
世族势大,想要瓦解,自当群起攻之。
谢文彦心里盘算,嘴上就用办官学缺少夫子的理由,忽悠质疑的朝臣们。
他手段态度强势,官员们一时没猜到他打算,虽觉得哪里不对,但最后也只能无奈同意,拱手称赞。
“陛下爱戴百姓,实在圣明之君。”
算了,只要不入朝为官,皇帝想开残障人员的科举,那就开吧。
毕竟这消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只会高兴附和,他们若是极力阻止,实在得罪天下读书人。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谢文彦就趁热打铁把圣旨宣布了出去,避免朝臣们反应过来事情半路夭折。
不出意外,民间读书人们听到消息都非常激动。
不仅仅是那些因毁容和伤残失去科举资格的读书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同样的高兴,因为这代表他们未来若是倒霉伤残,也有其它途径出头。
“张兄快去看皇榜,陛下新增了一次科举机会,允许身体有疾者参加,张兄满腹经纶,将来定能榜上有名……”
“儿啊,你还能继续科举,咱们家没有白供你读书啊……”
“爹,我还能继续考试,我还有机会考功名,呜呜……”
民间因身体有疾失去科考资格的读书人们,看到皇榜全都喜极而泣。
天知道,他们寒窗苦读多年,结果中途因为身体原因断掉青云路,是怎样天崩地裂的打击。
那些家中富裕的还好,那些靠全家之力供养的读书人,才是真的惨。
如今,他们总算有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当今陛下真是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