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换成江海, 怕是连船都上不了。
回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南书房报到。
皇帝翻看密折和证据。
“依你来看,如何能够遏制越来越猖獗的盐枭出现?”
盐政收益民七朝廷三已经成了常态,朝廷打压私盐,有时候都是官商勾结,甚至官员本身就是大盐枭。
就比如前面一任的广东总督, 本来是盐商出身,捐了官被派去做了广州总督。
此人倒是不忘旧业,在广东带头做起了私盐买卖,官盐私盐一起卖,短短时间内就拢回了大批银子,连捐官的银子一块收了回来。
这是把做官当成了发财的生意来做。
若不是三藩期间缺银子,导致朝廷卖了不少官,也不至于现在还在收拾烂摊子。
七阿哥赶紧低头,“儿臣认为应该严厉打击这种官商勾结的现象。”
皇帝抽出一本奏折递给他,“看看。”
七阿哥赶紧伸手接过去。
他翻开,“票盐制?”
他看清楚内容,眼睛不由瞪大。
“这……”
这竟然是以他的名字上的奏折?
皇帝缓缓问,“胤祐,有这个胆子担起这个责任吗?”
票盐制很简单就是引各种小商人进入这行业,从唐时开始,盐业一直是大盐商垄断,排斥其他进入这行的人。
盐价也翻了十倍百倍,导致走私盐不断,只要百姓吃不起盐,私盐就不可能杜绝。
而引入大量商人进入这个行业,将盐变成自由贩卖的商品,为了赚钱商人会打破大盐商的垄断,降价出售。
这对于朝廷和民间都是好事,但是对于原本的盐商却不一定了。
上这个折子的人会成为全国盐商的痛恨目标。
皇帝是问七阿哥敢不敢,若不是不敢这个折子会选择另一个人,挂上对方的名字。
七阿哥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果断跪下,“儿臣愿意为汗阿玛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