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年过后山西靠近雁门关一带出现了旱情, 到四月也才下了一两次雨。
甭管什么粮食抗旱, 种子刚种下去, 才冒出芽就□□死。
当时正好一队钦差还滞留在山西, 地方官员也被这浩浩荡荡的查贪腐一事给整怕了,也不敢隐瞒下去, 赶紧上报了上面。
这边收到信第一时间送达京城, 然而非常不巧, 赶上皇帝出征, 人都已经出发了。
没过几日, 从内阁传下口令,允许受灾严重地方百姓逃难,还指定了关外的某个地点,沿途官府要做好引导工作,不得加以阻拦。
前头的处理办法下来, 又有钦差盯着,山西不少县城官员亲自出动劝说百姓迁徙。
还做了担保,等来年情况好转,还是欢迎回乡。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将人赶离开山西,本质上是去外省乞食。
至于关外有没有吃的,大部分官员不关心,少数官员写信给师友询问消息。
很快关外草原要建立一座大型城池,需要大量人手以工代赈的消息传来,不用官员催促,百姓已经主动收拾行囊上阵。
这个消息传来之前,各个县城的百货铺子就提前做了工作。
什么从京城修了铁路到草原,什么已经运了好多粮食过去,什么在草原上发现了金矿。
真真假假消息混合在一起,绝大部分人都起了好奇心,等这次旱灾势不可挡,官府组织人迁徙,这些人也顺理成章往北边走。
去北边有两点好处,一是那边是黄河边上不缺水,二是泰山商行运过去的大量粮食不用担心饿肚子。
兴建一座城池需要的人手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一把力气,去了那边肯定能找到活干。
关键是这事有泰山商行参与,这几年泰山商行在山西陕西两省可是深入人心。
这边缺水容易干旱,泰山商行便牵头鼓励养羊种植耐干旱的食物。
是洋芋、番薯都是这些人带来的,以最快速度在两省传播开,关键是这种粮食收获多,哪怕不能交税也能自己吃。
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吃进肚子里的就是好东西。
若是种多了也不用担心,只要晒成粉,也能卖给商行设立的收购点。
一来二去,年底还有结余,谁都不是傻子,谁还能不知道泰山商行是有意照料他们。
若是家里有个进泰山商户做事的人那就更了不得了,泰山商行可是非常护短,就算是县里的大户都得掂量掂量,更不要说地痞流氓了。
这才几年时间,这两省多个地方已经只认泰山商行不认官府了。
这种情况若是放在任意势力上都可以打上反贼标签,可偏偏泰山商行背后的大东家是说不得的人物,连后面陆陆续续加入的小股东不少都是帝国顶层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