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罢免了,那就将他在朝中的影响彻底铲除。”她语气有些冷酷。
明珠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山西的贪腐成风跟他脱不开关系。
特别是大同,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皇帝蹲下来给她帮忙。
宝音将小锄头递过去。
皇帝拎着玩具似的锄头有些无言以对,还是在稀疏的土壤上刨了个坑。
“明珠是不会起复,山西那边还要派个有强硬手段的人去改变山西官场风气。”
山西这会儿就是一锅烂肉,什么人往里扔都得变黑,因为贪污腐败已经是山西整个省的普遍现象。
他语气里满是遗憾,“若是于爱卿年轻些,朕可以放心他去整顿山西官场。”
宝音知道他口中的于爱卿是指于成龙。
于成龙去年病重差点没熬过去,开刀又伤了元气,等稍微好些就告老还乡了。
皇帝虽然舍不得这位老臣,可对方年近七十已是古稀,又生了一场大病才从鬼门关死里逃生,还不知道能活多少年,哪怕不舍还是放对方告老归乡。
很巧合,于成龙就是山西人。
宝音想着是不是见惯了山西官场的腐败,这位做官才一心做清官。
叹息一句后,他目光扫过来。
“也不知后世还有没有于爱卿这样的清官。”
这话带着三分惋惜五分期待还有两分急切,她顿时明白他的意思。
不就是想提前挖人才吗?
她搜索康熙清官四个字,顿时出现了不少标题。
目光虚放,她沉吟一声后,“倒是有两个合适人选。”
“这二人和于成龙都是被你夸奖过的清官,康熙一朝也就这三人被你夸过。”
皇帝目光如炬,“是哪二人?”
“一个是十八年中的进士叫王言,二十八年才会步入官场,看情况应该是回乡等待吏部的空缺。”
皇帝是个爱用熟人的,吏部那边有好的空缺会先派给官二代,当然金钱贿赂也是少不了的,像王言这种没有靠山,老实等缺的也有不少。
皇帝一听等了十年才混到一县令,立刻明白这是个不善钻营的,心里更加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