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这东西产量高,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破,新鲜的不好保存。
这种时候只能选择收获后切片晒干。
宝音小时候回老家吃过,奶奶喜欢煮粥放上几片,味道不算好,后来农村生活也好起来,大家连红薯都不爱种了。
这次收获的上万斤还是分完后剩下的,本来放在粮铺当成杂粮卖,因为价格低销量竟然还不错和黄豆之类价格持平。
宝音在下面写上意见,分一半番薯干送往灾区,也不能全送走,还得照顾京城贫困的百姓。
这个看完拿到一旁她又看下一份,刚看了个开头眉头凝就起来。
这份开头说了有几家捐送来的药材,名气大点的还好些,送来的都是治疗伤寒外伤所用的药材,虽然药是陈药,药效不是特别好但也及格了。
但是有一两个商家捐来的药材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直接来个大清仓,受潮的药物何必再送来?当他们是垃圾回收站吗?
宝音无语,在信下方吩咐医学院根据大众药方研究可即时服用的中成药。
至于这些没用的药材如何处理,下面人自然会处理,她在宫里也没法管那么多小事。
花费三个多小时,这些事她才处理完毕。
吩咐人将处理过的信送出宫去,宝音闭上眼睛揉鼻梁。
这回事情太多,她有些不放心,要是能去灾区亲自指挥就好了。
……
“你想深入灾区?”
乾清宫东暖阁,两人用完膳,宝音突然提起了这件事。
皇帝一口拒绝,“这件事我已经安排妥当,何必要你出面?”
宝音本来就知道希望不大,只是想试一试。
“下面人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有些慌,我想去打个样。往后再有突发灾难也有例可循。”
皇帝不置可否,“不必说了,我不会同意,你也应该放开手,用人之道便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要是事事都亲力亲为,最终结果只能因小失大。”
[这话你应该跟你儿子说,你儿子可是累死的。]
她内心吐槽了一句,也知道自己是异想天开。
想到自己写了一本上万字的救灾指南,只能强迫自己放心。
她随口说了第一批赈灾物资今日启程运往灾区的事,她没发现皇帝脸色变得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