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来没有见过哪位主子像自家主子这样怕冷的,明明生活中比京师还要苦寒的盛京,却像是从南边来的一样怕冷。
冷风如刀一下割着她的耳朵,宝音心情不是很好,大冷天不躺在炕上过冬,出来搞什么形式主义?
冬日里出门,抬人的不舒服,坐着被抬的也不舒服。
宝音吐槽还不如下来活动一下,坐在步舆上反而更冷了。
从延祺宫到太和殿一路下来宝音被冻得鼻子耳朵通红,跟傻狍子一样。
下了步舆她瑟瑟发抖,不知为何今年入冬好像比去年还要冷。
太和殿内已经候了一大群人,都是后宫的奴才主子。
宗室和大臣们都是去城门外迎驾。
别看兰儿催得急,宝音到太和殿还是等了快两个小时才看到前面动静。
随着太监甩鞭声音,钟鼓乐器跟着奏乐,终于看到了皇帝卤簿的影子。
卤簿就是皇帝的仪仗队。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有两列,中间举伞的,有奏乐的,还有牵着马拉皇帝大驾的。
宝音看得目不转睛。
[可惜没有摄像机,要是有摄像机拍下来就好了,这可是历史素材。]
大驾停在保和殿前,皇帝下了车,没好气扫了她一眼。
他并不想成为什么历史素材。
宝音压根没接到他眼神讯号,接完人,走了过程散场后她就迫不及待回宫了。
皇帝赐席王公大臣,他连乾清宫都没回先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后宫嫔妃自然是跟着去了,难得见到皇上的机会谁都不愿意错过。
太皇太后见到孙子回来当然很开心,问了五台山的事。
康熙十五年,太皇太后亲自去过五台山。
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五台山对于佛教信徒是圣地,这次没能亲自去当然很遗憾。
皇帝说了一路经过,说了途中一段路的惊险,得知就算去了也没办法上山,太皇太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遗憾。
她笑着说:“你舟车劳顿,快些回去歇息,宜妃、德妃和贵妃先后为你诞下子嗣,你也应该去探望一番。”
皇帝自是应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