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太是个护崽的,见儿媳妇阴阳怪气,狠狠瞪了她一眼。
郑家小儿子忙道:”三嫂我来看看三哥。”
郑三嫂让开了位置,郑家小儿子忙挤了进去。
不大的房间挤进来几号人显得有些拥挤。
躺在床上没什么血色的郑三郎看向弟弟,“小七,你怎么回来了?”
郑家小儿子三两步走了过去,看到他曲折的腿想碰又不敢碰道:“三哥,我听说您受了伤,特意回来看您。”
郑家小儿子跟这个三哥关系非常好,两人年纪相差很大,父母忙着找工赚钱养家,他算是郑三郎背上长大,后来也是郑三郎力排众议送他去学堂认字。
郑三郎嘴角勾了勾,“我没事,就一点小伤,你明日回学堂去。”
郑家小儿子低头一抹眼睛,“你们不用瞒我了,我都知道了。”
再抬起头他含着泪道:“我、我不读了,先紧着救三哥!”
三嫂子暗暗嘀咕了一句,“算你还有良心!”
“不成!”
郑家夫妻和郑三郎不约而同道。
郑家小儿子自幼聪慧,连学堂的夫子都夸赞他是读书的好苗子,一家人在他身上可以寄予厚望。
郑家小儿子坚持道:”三哥都这样了,我如何能安心读书,以前是三哥撑起了这个家,现在我来支撑。”
他回头看向父母,“爹娘,三哥的伤势大夫那里怎么说?”
郑氏夫妻相互看了一眼,只好道:“大夫说要锯掉腿,否则性命难保。”
郑家小儿子身子一晃动,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怎么这么重?”
外面突然传来了动静,郑老太心里不喜猛然拉开了门,就看见住在同一个院子的秦婶子正贴着门偷听。
秦婶子见自己被发现,面上露出尴尬笑容,不过她脸皮向来厚,笑着给自己解围,“我听见你们这屋传来动静,就过来瞧瞧。”
见到郑家小儿子也在,她忙道:“郑大嫂之前不是跟我打听谁家能借钱吗?我帮着问了,附近几个帮派都不往外借了。”
“不过正阳大街那边还有一家叫泰山银行的愿意出借给私人,都上了报的,要不你们去看看。”
郑老汉脸上露出艰难笑容,还是先将人打发走。
秦婶子悻悻走了,一家人又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郑老汉看向小儿子,“小七,明日你跟我一起去那银行看看,要是能借到钱最好,你三哥的伤不能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