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岩的想法很简单,看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说生意上有往来,这种肯定是互惠互利。
“就像你以前跟丁老板相处,往来的时候,你们俩讲话都玲珑,各自知道对方不会让自己吃亏,慢慢的攒些私交,才好提公事。我现在跟季明烛和盛大先交朋友,就用的这种方法。跟他们聊聊学问,也跟他们说说家常、讲讲吃喝,平常攒些交情,谈起学问时,大家都敞开心扉,能说深一些。”
陆杨安静听着,细嚼慢咽吃着饭。
谢岩又道:“我交朋友就想简单一些,能跟他们坦率相处。比如说黎峰,我骂他,他骂我,互相算计一下,这都没事。比如乌平之,他有钱,我需要的时候开口说一声,他知道我不是贪图他的钱财,我是真的需要,不会跟我计较。我不喜欢弯弯绕绕的,这些年我也认得了很多人,在跟你成亲之前,我在县学读书,有很多同窗。我那时跟人相处也是这样的,能接受我这个性子,就会跟我说话,接受不了,他们怕我麻烦他们,见到我都躲得远远的。”
陆杨知道他在县学没有交到朋友,在三水县生活十几年,也就一个乌平之。
谢岩说:“你看,我有他一个朋友,就很足够了。有困难能互相拉拔,聚在一起,能谈天说话。你也可以简单一点,你跟洪楚能聊到一起,他懂你,跟你有一样的想法,知道你不是怪人,这就够了。你开心就行了。能做成朋友,自然会互帮互助,不能做成朋友,溜须拍马也没用。在商言商,利益够了,他会找你的。”
他最后这段有些绕,陆杨听懂了。
如果是以生意为目的,他再怎么捧,都得要足够的利益打动洪楚。
而交朋友的话,生意是附带的。他们认得,刚好有需求,再才是互相之间帮一把。
很多时候,不带目的的去,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陆杨看看谢岩,又垂眸,再看看,又垂眸,然后盯着他看,眼睛亮亮的。
“阿岩,你懂好多啊。”
谢岩长篇大论讲半天,得他一句夸,都笑得合不拢嘴。
陆杨给他夹菜,说:“你说得对,我最开始也没想到能认识他,跟他搭上线。能聊得来是最好的,有个人能跟我聊生意,说抱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陆杨想到去年的一封信,那时候谢岩还在府学上课,他跟崔伯伯的儿子辩论,一场结束,酣畅淋漓。
谢岩给他写信的时候,激情犹在。
他说,他跟很多同窗都没法有这样的碰撞,聊不到这么深。
陆杨倒茶,跟他碰杯。
“我现在懂你的心情了。”
他和别人聊天,也没那种激情。
来陪考的,不知怎的聊到这里。
陆杨摇摇头,想着算了。
随缘,随心。
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