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报告厅找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报告人在上面讲的时候,他还在喝咖啡。
没想到咖啡没喝几口,报告人开始讲作物虫害的防治问题。
卿孟祝听着报告人分享经验,忍不住坐直了身体。
他们最近就在研究虫害的问题,这场报告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报告人讲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他以前在书上看过或听人讲过,对此并不陌生。
讲着讲着,报告人开始讲节约成本的事情,说有些药物可以二次利用,还讲了杀螟杆菌的例子。
报告人说可以到喷过杀螟杆菌的田里收集死虫,死虫感染杀螟杆菌而死,体内有高浓度的杀螟杆菌,收集好虫尸之后,完全可以把虫尸揉碎兑水,当做杀螟杆菌制剂,喷到新的农田中。
对应的虫子被喷了之后,会再次感染杀螟杆菌。
这样将虫尸利用起来,不仅能够节约农药的成本,还能取得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这个办法卿孟祝之前也听过,并不是什么很特殊的办法。
他听着报告开始沉思,却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既然虫尸里面都是细菌,那他们可不可以直接对外收集虫尸?
现在他们也会将虫尸收集起来,送到顾本树他们那边去。
只是收集的范围太窄了,都在他们田里或者新租的田里收集,收来收去也都是那几种。
可能正是因为样本过少,很多还重复,所以他们在寻找能杀虫的陌生芽孢杆菌上一直没什么进展。
要是大范围收集虫尸,可能就不一样了。
很多种植户都能在田里找到死虫,他们要是收购,应该能收到一批。
卿孟祝越想越激动,开始在下面拿手机给明春晰跟赵和曦发信息,说了他的想法。
过了一会,明春晰先回复,说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赵和曦则傍晚直接来他们家,表示赞同这个主意。
赵和曦:“我们要怎么收集?直接在微信群里问谁家有死虫?”
卿孟祝否决了这个提议:“我们在村里收集的死虫已经够多了,起码要在镇上收集,多收几个村的死虫。”
赵和曦:“那就去镇上摆摊,二十一斤、三十一斤那样,应该也会有人来卖。”
明春晰:“还得先明确死虫的类型,最好只收感染而死的死虫。要是混进去许多健康的虫,顾本树那边的工作量会大很多,还会做很多无用功。”
卿孟祝听到这里,干脆说道:“要不然将顾本树叫来,让他自己挑要什么样的死虫?也别多少一斤了,直接多少一只,一块两块都行。”
赵和曦兴奋道:“我觉得可以,我去问问顾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