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带着人将两座山的竹子都剪了一遍,最后剪出了足足九万多枝能用的新枝。
这种情况,肯定要租新的山才能种得下。
赵和曦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将租山的事情记录到日程中,问道:“关于租山,你有什么想法?租村里的山还是租附近几个村的山?”
卿孟祝摇摇头,问:“你知道来溪镇寨前村吗?”
赵和曦天天跟他们混在一起,一听他说这个熟悉的名字,立刻想起来了:“这不是易岩柏他们村的名字吗?怎么?你想种到他们那个村去?”
卿孟祝:“你去问问,他们那边的山多,留守的人也挺多,应该能问到。”
赵和曦纳闷:“你不是想带他们种茶吗?”
卿孟祝:“茶苗一时半会制备不出来,先看看竹子,也看看那边的民风。”
赵和曦:“懂了,那我去问问。他们那边那么偏僻,应该会比较欢迎我们过去租山。”
山想租下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裴光健先带着人过来拜访。
裴光健笑容满面,激动地跟卿孟祝握过手后,对他家的竹子进行热情地夸赞。
卿孟祝在旁边听着,猜测他们这次的实验结果很好,要不然裴光健不会是这种激动的表现。
果然,裴光健在夸完他们家的竹子之后,开始跟他们谈生意,说想采购一万棵直径五公分以上且长度也在五米以上的竹子。
卿孟祝倒不意外,略微思考了一下,报价道:“那样的竹子,大概要两千一棵。”
裴光健噎了一下:“这么贵?!”
卿孟祝:“我家的大部分产品卖得都比较贵,跟市面上的产品定位不一样。之前的竹笋您应该听过,那个卖得就不便宜。”
裴光健想起来了,仍然有点无法接受:“可是这,这也太贵了。”
卿孟祝摇摇头:“看在你们是国企的份上才报那么低,实际上,如果我们将竹子砍下来熬鲜竹沥和竹醋液,一棵竹子能挣的钱更多。”
裴光健:“熬鲜竹沥和竹醋液是怎么个过程?”
卿孟祝:“我搜过程给您看吧。我家还有熬好的鲜竹沥,我拿出来给你们尝尝。”
之前熬好的鲜竹沥,他们抽成真空放在冰箱里,偶尔会拿来当饮料喝。
卿孟祝直接去冰箱里取了两袋出来,倒到杯子里,给裴光健和他的同事。
两人还真没喝过卿孟祝家的鲜竹沥,现在端起杯子一品尝,对视了一眼,彼此脸上的表情都比较微妙。
鲜竹沥太特殊了,口感微甜,甜中又带有清新的香气,喝下去后整个胸腔都舒展了开来,哪怕没有经验,他们也能确定这是好东西。
裴光健喝完之后,先夸赞:“您家的鲜竹沥真好,不愧是你们公司的明星产品。”
卿孟祝:“是吧?我们家的竹子确实值这个价。”
裴光健苦笑:“我对这个价格不怀疑,只是这个确实贵了一点,我们出不起那么高的价。”
卿孟祝表示遗憾:“那我们有机会再合作。”
裴光健沉吟:“后续您家还有上架鲜竹沥的想法吗?我看您家是先熬鲜竹沥,熬完之后才把竹子拿去熬竹醋液——”
卿孟祝听他话里有话,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裴光健:“如果您家有继续熬鲜竹沥的想法,可以把熬过鲜竹沥的竹子给我们试试吗?”
卿孟祝心中一动:“熬过鲜竹沥的竹子?”
裴光健:“对,熬鲜竹沥只需要用火烘烤,那点热量应该不至于对竹子的结构造成破坏。不过也说不好,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想试试。”
卿孟祝还真没考虑过竹子熬完鲜竹沥后的二次利用问题,他们一般都直接送去熬竹醋液。
因为对竹醋液的需求不是太高,他们通常会在有需求的时候熬一次鲜竹沥,然后将鲜竹沥挂到官网上卖掉,通常一周之内就能清空一批鲜竹沥。
现在听裴光健这么说,卿孟祝感觉还真有戏。
要是熬过鲜竹沥的竹子还有别的利用方法,他们全年熬鲜竹沥也不是不行,反正竹子长得挺快。
卿孟祝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究竟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我现在安排人上山砍竹子熬鲜竹沥。”
裴光健:“您愿意考虑我这个提议真是太好了,那我们等您的好消息。”
卿孟祝:“要是不忙的话,你们可以在这里等,三个小时就能熬好了。”
裴光健原本想走,听他这么说,干脆就在他家里等。
卿孟祝叫了谭文磊过来帮忙,很快上山砍了竹子回来熬鲜竹沥。
他们只是想熬一点试验一下,所以直接手工熬,没有找代工厂。
裴光健他们对竹子的长度和成熟度有一定的要求,卿孟祝和谭文磊专门砍了老竹子过来,劈成两半,每一半又砍成两段,在后院架起炭火,手工熬制鲜竹沥。
炭火熬鲜竹沥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等熬完,竹子依旧能保持本色,不会碳化。
今天只是试验,熬完鲜竹沥后,卿孟祝便将竹子交给裴光健他们,由他们带回去查看熬过鲜竹沥的竹子是否能使用,如果能使用,那么这批竹材的价格会大幅降低。
他们这次熬的鲜竹沥不多,卿孟祝懒得让人上架,干脆交给周晏,让他放到农庄里当饮料卖。
鲜竹沥一直被他们定义为保健品而不是药物,当饮料卖也是可以的。
周晏对此毫无意见,还特地跟卿孟祝反馈:“今天的两桌客人听到有鲜竹沥都点了,并且表示很惊喜。后面要是有更多鲜竹沥,也给农庄这边送一份?我看大家对保健食品、药膳之类的需求还挺大。”
卿孟祝:“再说吧,裴先生他们不一定会要熬过鲜竹沥的竹材。”
周晏笃定:“肯定会要的,说不定还想独家合作,要不要打个赌?”
卿孟祝笑了笑:“不赌,周哥你休想从我们这扒拉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