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山体内部建造,通风以及各种能源传输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建设的时候也会多消耗一定的积分。
但是作为阮星回目前能够想到的、最适合放置实验室的位置,这已经是最优方案了。
毕竟,如果实验室长期暴露在地面上的话,保密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剩下几个学院的实验室阮星回也想直接建设在山体内部。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具体怎么搞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拟定整个医学院的建筑方案用了阮星回两天的时间,然后系统自动生成了修改后的方案。
和阮星回要求的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只有一些细微之处因为设计不太合理而有一定的改动。
这也就是系统了,如果真的要阮星回提要求,交给设计师去设计,然后针对设计方案反复扯皮,最终终于确定了建设方案。
这一系列的流程下来,怎么要过去三四个月了。
毕竟是占地已整座山头的医学院,三四个月时间来设计已经算得上是相当有效率。
系统交出最终方案之后,阮星回就将实验室的建设给提上了日程。
为了掩人耳目,医学院山上的基础建设也同步开始。
而在阮星回这边如火如荼地搞建设的同时,转学离开的那一批学生,也已经开始了在新学校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所私立学校,美育国际学校原本的校区还是很新的。
本身这所学校的建立时长也才几年,为了吸引生源,校方在学校配置上也算是下了血本。
教室全部配置了高级的教学投影设备、电子教具,空调暖气什么的更是基础配置。
就连学生宿舍,也是现在贵族学校流行的双人间宿舍搭配独立卫浴,四个宿舍共用一个小客厅、小厨房以及大阳台。
这个配置,甚至都已经隐约压了星空学院的教职工宿舍一头。
对于星空学院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已经见过了不差的学校,虽然这个美誉国际学校的名头很响亮,但是条件上来说也就只是比星空学院稍微好了一些。
最主要的还是宿舍上的变化,其他方面差距不大,伙食问题的话他们还没有吃过所以不清楚。
但是对于原本在市一中和市实验的几十个学生来说,这样的环境就已经很是让人稀罕了。
他们的学校宿舍直到现在也还是八人间十人间的上下铺,厕所浴室水房全部都是楼层公用,更别说是其他方面了。
就连教室里的空调,年纪都比他们这些学生还要大。
和美育国际学校比起来,真的算得上是天差地别。
他们这一批学生都是同一天发起的转学申请,这件事也是在美育国际学校这边的示意下才做的,现在过来办理入学手续自然也是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