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个班,可是全市成绩最好的班!
所以,再怎么差又能差到哪去呢?
学生都已经有这样的成绩了,又被阮星回压着不能跳级不能超前学习,那就只能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
无论是李冰,还是程远,其实都是这个路子。
包括年纪还小的阮梅见,也一样。
只是阮星回没有想到,李冰可以在文字一道上做得如此突出。
一篇不算长的文章,打眼看去大概也就一千字左右,生动形象地将文章主旨给读者们解释了个清清楚楚。
文章里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比喻,即便是阮星回看上去都觉得有趣,更别说是和她同龄的小读者们了。
“看起来,她是真的想走这个路子?”
阮星回点了点报纸,问殷倩。
殷倩已经做了她三年的班主任,对于自家学生十分了解。
自打发现了这本书,李冰就一头扎进了文字的海洋里。
如果不是还有平日里的考试之类的问题束缚着她,这孩子早就不知道偏科偏到哪去了。
听到阮星回问,殷倩也是笑。
“我估摸着啊,咱们学校以后能出来个作家或者文学家呢!”
看着她的笑,阮星回也忍不住勾了勾唇。
“不止呢!还有星律和程远。”
要说学校里这么多的孩子,阮星回更心疼哪几个,那必须是刘星律他们几个阮星回亲手帮过的崽。
晓燕这孩子的各方面成绩都不算突出,暂时也没有发展出来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
但是刘星律他们几个对于自己的未来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划。
在学校里面,这几个孩子也特别好认。
法律原文时刻不离手的,那就是刘星律;每天嘟嘟囔囔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语言的,一定是程远;常驻操场、风雨无阻做锻炼的,就是张楠没错了,后来又加上了个每天抱着本砖头的李冰。
对于学校的第一届学生,阮星回的感情更深一些,毕竟都是自己亲手带过的孩子。
而对于他们的未来,阮星回也是十分好奇。
毕竟学校的学生们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根本上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阮星回他们作为老师并不会横加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