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星回工作学习都很忙,即便阮父阮母都在学校,一家人每天相处的时间也没有很长。
也就是二老年初的时候收养了阮梅见,有了一个小开心果的陪伴,才在这么个荒凉偏僻的山谷里没有太寂寞。
之前有一次,阮星回趁着空闲,折回家里拿东西。
阮母在阳台上晒太阳,旁边坐着阮梅见。
阮母在躺椅上闭着眼,而梅见则是拿着一本书,轻声念着。
因为阮梅见在读书,两人都没有听到阮星回开门的动静。
阮星回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发现是阮母之前很喜欢的一本书,主要是讲历史上的一些奇闻异事的。
那个时候她就知道,无论表现的多么豁达和看得开,她对于自己的眼睛失明这件事还是在意的。
只是学校这里还有接下来盖小学的压力,以及明年暑假的二次扩张,阮星回就是再怎么急,也不敢将自己所有的余额都投入这一件事上。
她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治好阮母的渐冻症。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未来的这些年里,她就不能放松。
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那是她必须做到的事。
既然现在知道镇上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学生资源可以招收,阮星回自然是不愿意放过的。
原本计划的四五十人的小校园直接推翻,阮星回将新学校的面积直接划到了现在星空中学的大小。
划完之后,阮星回又皱了皱眉。
既然一样大小,她是不是可以直接重新建一个校区?
星空中学下一次招生是明年暑假,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学校校区肯定是还要继续扩张的。
现在建一个新的小学的话,到时候还要等学生们放假之后再加班“施工”,也就是忙活了两次。
倒不如直接整个学校一起搬迁,将原本的小校区留给新建的小学。
这样一来,阮星回短期内的支出就会小上不少,也能减少因为学校施工速度过快引起其他人注意的可能性。
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合理。
阮星回拿起笔,比照着桐山的大地图,在纸上圈定出了一个大概的区域。
没有了施工时间的问题,阮星回对于新学校的规划就大胆多了。
星空中学现在的学生两百出头,明年连带新一届的初一学生,以及全镇剩下的失学学生,这个数字应该可以凑到五百以上。
而等到第一届初三学生彻底毕业,阮星回估摸着,整个星空中学的人数可能会飙到7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