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 / 2)

🎁美女直播

苏景殊老老实实应下,今天是意外,他平时可好说话了。

富弼慢悠悠跟上来,慢条斯理的将小小苏刚才想出来的新点子说出来,然後问道,“二位怎麽看?”

韩琦:???

王安石:???

两个人愣了又愣,看向苏景殊的眼神都不对了,“你想的?”

苏景殊挺直腰杆,刚才的老实荡然无存,“回两位相公的话,下官觉得此法比保甲更加可行。”

如果百姓和官僚必须要有一个被折腾,他选折腾当官的。

保甲推行下去後折腾的是所有乡间百姓,抄家只抄贪官,而且被查出来的只是贪官群体中的极少部分,只是得罪人而已,老王你不会怕了吧?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他记得他们王相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新法条例,其中方田均税一旦提出来就是得罪全体官僚阶层,这才哪儿到哪儿?

苏景殊没有说话,但是他的意思太过明显,不说话也能看出来心里在想什麽。

王相公!王大人!王叔!不会这就怕了吧?!

王安石:……

虽然这个主意很值得研究,但是这小子怎麽那麽欠揍呢?

身为体贴的好侄子,老王真生气还是假生气苏景殊还是能看出来的,既然已经心动那事情就好办了,“劳烦几位相公等一天,下官今天连夜拟个章程出来,还请王相公收回那份保甲条制。”

王安石板着脸点头,“可以,这份公文我收回。”

说着就将那份写满了反对意见的公文收了起来。

臭小子跟他爹一个德性,一点不满意能扯出一箩筐的话,偏偏一箩筐里还都不是废话。

希望西北别那麽快打起来,公文他拿回去好好琢磨,保甲条例过些日子再提。

苏景殊:额……

那什麽,他说的不是这个“收回”。

算了算了,拿走就拿走吧,反正留在他手里也只会气他。

保甲条例暂时告一段落,韩琦和富弼回去琢磨抄家应急的可行性,胡宗愈和吕惠卿回司农寺衙门,苏景殊留在政事堂衙门和韩绛再把募役法的细则梳理一遍。

下月初就要开始试行,一天梳理八百遍都不嫌多。

其实募役法之前在江南和京城一带都试行过,募役对百姓的压榨有所减少,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们将之前所有试行的情况都研究了一遍,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地方官身上,

如果遇到的官员是厚道人,就算是服役也不会沦落到倾家荡産的地步,如果遇到的官员不好相处,就算是募役也能让百姓元气大伤。

细则上写的明明白白,地方衙门每年都要做预算,各个衙门都需要多少人,月俸多少,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後根据预算来收助役金。

能按照规矩办事那最好不过,就怕地方官不好好做预算随便乱收钱。

家底不厚心里就没底气,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有这毛病,这大概是他们天朝人民的通病。

就拿现在的地方衙门来说,每年的税收上来後留够地方用的其他全部上交京城。

衙门每年做好的预算是一个数目,但是很多地方不会只留下预算的数目,他们还要以防万一,要多留些钱来防备意外,而这个“多留些”的弹性就大了,有的多留两三成,有点能多留两三倍。

意外不可避免,这种在官场上是默认的,只要不做的太过分,京城一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只是正常的税这麽干也就罢了,助役钱是在正常的赋税外另外加的一种税,虽说这个税让百姓不用再服差役,但是交钱的事情总归不会让人高兴。

额外的赋税正常缴纳还行,要是地方官衙做预算的时候习惯性的用翻倍的法子来抵抗风险,需要交助役金的百姓肯定要有意见。

条例细则写的再清楚到地方官手里也会变个样子,之前的青苗法已经详细到不能再详细,地方官施行的时候还是得根据地方情况修修改改,所以募役法肯定也是这样。

光靠他们瞎琢磨没用,究竟能冒出什麽问题还得试行之後才知道。

希望老王不要再搞什麽幺蛾子,不然他真的会找上门。

王小雱考中进士後被派去宣州历练,现在王家有地方给他撒泼,不怕他带坏王家的弟弟妹妹就尽情搞事吧。

苏景殊从政事堂衙门出来的时候已近黄昏,都这个时候了今儿也不用再回司农寺衙门,直接回家准备他的抄家大法就行。

别说现在有六扇门那些消息灵通的江湖人,即便没有六扇门,只让皇城司的探子去查都能顺藤摸瓜查出来一堆贪官。

京城里抄一波,地方再抄一波,越穷的地方贪官越嚣张,大宋那麽多州县随便挑几个出来都能抄出国库好几年的收入来。

大宋藏富于民的形容不太准确,准确的形容应该是藏富于地主豪强。

光明正大靠本事赚钱的合该人家过好日子,仗势欺人的就算了,不如把家産拿出来为大宋做贡献。

#我在大宋靠抄家致富#

天呐,世上怎会有如此天才的主意?

不愧是他。

回家就让老爹再多请几个护院。

之前出门可能是被套麻袋,现在不一样,现在真的可能被刺杀。

嗨呀,感觉更厉害了呢。

苏景殊迫不及待要把他的抄家致富经写出来交给几位相公再交给官家,打仗缺钱不用愁,抄家技术来解忧,让皇城司和贪官硬刚就完事儿了。

“子安?”

正走着,旁边忽然有人喊。

苏景殊转身,看到来人眼睛一亮,“子纯兄什麽时候回来的?”

是许久未见的王韶王子纯。

政事堂衙门在禁中,来这儿要麽是面圣要麽是去政事堂,刚才在政事堂衙门没看见,也就是说这人刚面完圣?

王韶意气风发快步走过来,“今天刚回京,回来就去见了官家。”

他这几年在西北跟在蔡挺蔡大人身边当差,前不久梁乙埋攻打荔原堡不成反被他们打了回去,梁太後派使团到京城求和,他正好借这个机会一起回京。

前几年官家刚继位的时候他曾上《平戎策》建议朝廷收复河湟招抚羌族来孤立西夏,当时朝中局势不稳,《平戎策》送到官家面前也没什麽回应,他还以为官家不在意。

朝中文武百官绝大部分都觉得灭夏要走横山,先把横山拿下然後直接攻取西夏带,他的意见和满朝文武的意见都不太一样,不被重视也正常。

这几年他在西北长了不少见识,对西北的局势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刚才面圣时官家对他新写的对策很感兴趣,忙完这几天後还会再召他入殿奏对。

“恭喜恭喜,恭喜子纯兄如愿以偿。”苏景殊很配合的捧哏,一连串的“哇”“竟然是这样”“子纯兄好厉害”让王韶越发不好意思。

虽说奏章是他写的,但是里面的内容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蔡大人和其他同僚也出力颇多。

两个人站在路边说了一会儿,王韶拍拍额头,“听闻你回京後在司农寺任职,怎麽来这儿了?”

苏景殊摊摊手,“来找王相公吵架。”

王韶愣了一下,“啊?”

“事情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等休沐日再约子纯兄长谈。”苏景殊指指已经快落山的太阳,“时间不早了,子纯兄回见。”

抄家抄家抄家,他的章程还没拟出来呢。

王韶摸摸脑袋,不太明白这是什麽情况。

苏景殊风风火火回到家里,连饭都没吃就直接冲进书房写策划书。

时间紧任务重,明天早上必须让大佬们、尤其是老王、看到成型的策划。

他的《扫黑除恶条例》绝对比那见鬼的《畿县保甲条制》强!

苏景殊奋笔疾书,越写越觉得在古代靠抄家致富是个天才的想法,就是有一个缺点,这法子仅限皇帝一个人用。

他知道清朝的雍正皇帝被称为抄家皇帝,说是康熙朝後期康熙皇帝对待官员过于宽仁,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纵容皇亲国戚各级官员贪污挪用国库存银,所以雍正皇帝登基後直面的就是这麽一笔烂账。

他们仁宗皇帝不是後期过于宽仁,而是从始至终一直没严过,可想而知,大宋的财政危机比雍正皇帝登基时更严重。

雍正皇帝能用的法子他们官家也能用,再说了,这只是拿来应个急,等西北稳定下来还是还是得先整顿吏治。

——天下不大治,失在于任人。

这句话他们已经说累了。

所有推行下去的新法都要担心地方官的能力以及人品,一次两次还好,长此以往肯定不行。

澙蝓

官场肯定是要整顿的,至于怎麽整顿还得上头的大佬们说了算。

变革这种事情无论放在什麽时候都很困难,从下往上难于上青天,相比较而言还是从上往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老王推动新法从理财入手,後世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离你”,可见这活儿的难度有多高,用人这方面不能让老王大权独揽,不然太容易出问题。

朝堂的权力制衡很容易导致党争内斗,但是没有制衡一家独大更不行。

问题交给大佬们,他只管出馊主意。

和老王的馊主意一比,他的主意好像也没那麽馊。

毕竟抄家应急这种事情真的有成功的,最後挨骂的只有皇帝,而老王那法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後被折腾的却是全天下。

为了全天下不被折腾,只能委屈官家挨骂了。

地方官搞钱的手段很多,苏景殊刚到登州就赶上包大人办大案,後面顺藤摸瓜清理登州官场时全程惊叹没听过直接长了大见识,要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官场上有那麽多搞钱的门道。

政策有问题,自然少不了钻政策漏洞的蛀虫。

大宋的财权分配是这样的,地方先收税,收完税後做个粗略的预算留够地方自用的钱,剩下的全部上交中央。

唐末地方割据政权带来的阴影太大,大宋为了不重蹈覆辙于是从各个方面来堵死地方造反的路。

不过虽然朝廷有明确规定每年收上来的赋税留够地方自用其他全部上交中央,但是没规定地方自用是多少,地方送上去的预算方案朝廷也没法一个个的核实,时间长了肯定有胆大的官员上下其手。

朝廷之下路、府州、县三级,每一级都能钻空子,官场的关系网比蜘蛛网还复杂,时间长了想管都不知道从哪儿入手。

到真宗年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大概是连年征战缺钱了,朝廷终于想起来给赋税制度打补丁,直接规定各地自留赋税占几成上交中央的赋税占几成,不给地方留那麽大的弹性空间。

虽然後人提起澶渊之盟都会破口大骂,但是不得不承认没有战事更适合百姓休养生息,和打仗的军费消耗相比那些岁币根本不算什麽。

当然,他不是说大宋就该花钱保平安,武力值不够和武力值足够但不用还是有区别的。

真宗後期没有战事,地方赋税上交中央後还有很多盈余,那些年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鲜少因为缺钱而生出事端,直到仁宗年间边境战乱再起,水旱蝗疫天灾组合拳咣咣咣打个不停,没几年就把国库给打空了。

国库空了怎麽办?增加税收。

这法子现在肯定不能再用,仁宗年间大规模增税是有真宗年间休养生息的底子,就那还导致民间动乱不断,他们官家接收的是个烂摊子,这时候再大规模增税估计可以洗洗睡了。

小金大腿也不用直接继承皇位,他们收拾收拾去找个山头自立为王,重新打一遍江山都比接手越来越烂的摊子强。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修修补补太麻烦,不如直接一通铁拳全砸了再换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