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青松点头道,“不瞒娘子,我祖上其实正是大唐章怀太子李贤,当年太子……”
“李贤的事情我们比你清楚,”雨林打断李青松的话,“说点我们不知道的。”
“这……”李青松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是了,这位娘子也是李家的人……您是长辈,青松刚才失礼了,请恕罪。”
“看你还怪乖巧的,我也不和你计较,”雨林挥了挥手道,“你继续说下去吧。”
“先祖李贤在巴州自尽后,我们一家便隐姓埋名藏于民间,不想再牵扯入皇室纷争。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终究是大唐的土地,又如何藏得住?”
“于是我们家族被圈禁于蜀地,不得轻易离开,而且非召不得回长安。原本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巴蜀之地人杰地灵,也是生养的好地方。”
“可以一直到祖父李太白,不甘心一辈子留在蜀地,二十四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的天纵诗才很快便名扬四海,自然也就传到玄宗李隆基的耳中。”
“李隆基心思深沉,当时祖父已经名声在外,他不能大张旗鼓的处置,只能秘密勒令祖父不可提及祖上身世,且终身不可私下进长安,祖父郁郁不得志,只能隐居山间,以饮酒舞剑作诗消遣时光。”
“一直到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大赦天下,我们家的禁足自然也解了,祖父入长安,以自己的半生饱学,才高八斗,终得李隆基大为赞赏,令祖父供奉翰林,随侍左右。”
“祖父以为得了重用,可以为李家出一份力,十分高兴,可是不久后就发现其实李隆基是另有目的。”
“原来当初神龙政变,光复李唐,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到底也是宫中纷乱,有不少皇家珍奇异宝都丢失了,其中一件便是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象牙。”
“有传闻此象牙能预示大唐国运,李唐皇室一直急于寻回,直到不久之前听闻佛象牙曾经在蜀地出现过,很自然就怀疑到了我们家。”
第549章 卷七·第90章 印记二一:明月蜃楼29
“你是说李隆基召李白入宫,是为了寻找丢失的佛象牙?”南音有些诧异,“那结果如何?”
“自然没有找到,其实当时祖父根本就不知道佛象牙的事情,所以之后李隆基就疏远了祖父,祖父也不愿意再留在宫中,便离开长安,游历天下。”
“既然李白也不知道,为什么佛象牙会在蜃楼会上出现?”南音追问道。
“这其实是几年前一个客人用来出价的,”李青松答道,“蜃楼会的规矩,并不会询问客人的来历,当时我和祖父也有些意外。”
“我曾经试过,并不能看到什么大唐气运,加上我们如今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间的朝代更迭又与我们何干?”
“若不是今日透过那名叫圆观的客人看到其中来龙去脉,”李青松说着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只是将其当做了一件普通展品……”
“既然你也不清楚佛象牙之前的去向,那便先不说这个,”南音思考了一会,“你继续说明月楼之事吧。”
“祖父这一生多经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因永王李璘谋反而被流放夜郎,终于得到大赦。”李青松继续讲述道。
“途经庐州当涂县时,祖父带着父亲李伯禽在江上饮酒,当时月白风清,明月高悬,祖父喝多了,如同梦呓一般,似乎在和什么人对饮。”
“当时祖父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在月光下却宛如谪仙,似乎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纪。跟随在侧的父亲心血来潮,便画了这幅《太白赏月图》。”
“当时祖父兴致甚高,还在画上题了字,大家都没有太在意,可是祖父却突然说天上有神仙邀请他到仙楼中饮酒,仙楼就在明月之中,之后他便跳入了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