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在各自位置忙碌的14人竟然全站在他后边,现在一个个挤进来给他打下手,殷勤得仿佛被上了身。
眨眼功夫,祝衍刚写好的纸张被取出来,放在旁边晾干,砚台被换了个巴掌大的、好看的,桌上还多了个毛笔架。
“那个,谢谢。”祝衍有点干巴巴道,“不过,我自己来就好。”
方才给他指柜子的哥们眼巴巴看他:“祝老师,可以请教几个问题吗?”
祝衍扫过几人期待的目光,硬着头皮道:“可以,不过我真的不专业,我尽力回答啊。”
那哥们“嗯嗯”点头,然后指着他刚刚誊抄的《褚氏遗书》序,问:“祝老师,你为什么这里写了唐末,你怎么知道是唐朝?”
祝衍:“……黄巢是唐末的起义军首领,具体年份我忘记了,但黄巢造变就是指他起义期间。”
那哥们挠了挠乱糟糟的棕发,问:“那不是东汉末年的战乱吗?”
祝衍眨眨眼:“啊?你说的是黄巾起义吧?”
那哥们:“……?”
钻出人群,跑回座位翻啊翻,找到一沓纸,又跑回来,“祝老师,你看这个,这个是什么时候的起义?这些人我查了好多地方都没查到。”
祝衍接过来——是手抄稿,类似签字笔的笔触。
他顿了下,抬头看这些人。
众人眼巴巴看着他,尤其是给他递纸张的棕发哥们。
祝衍犹豫了下,道歉:“我是不是不应该用毛笔和墨水?还有砚台……”
“没事没事,那些都是文物修复组上一批修复件的文创产品,卖都卖不出去的。”
“堆在柜子里快三年了,祝老师随便用!”
祝衍稍稍松口气,压下被围堵的诡异感,低头看内容。
纸张不多,统共就五六张,他现在的文字基本读写无障碍,看起来也快。
看完后,他无奈道:“这是小说啊。”
那哥们:“?!”
众人:“?!”
祝衍:“这是杜撰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背景参考的是清中期白莲教起义……虽然你没给我后半段,但确实是小说。”
那哥们喃喃:“白莲教白莲教——啊,我想起来了,好像之前有记录。”
钻出人群,钻到一个书架前开始扒拉。
祝衍:“……”
一扎着高马尾的姐姐立马递上一张纸:“祝老师,可以帮我看看这页内容是什么意思吗?”
祝衍:“啊,这是隶书,意思是……”
“祝老师……”
“祝老师……”
……
曲承源的视讯打过来的时候,已经12点了。
祝衍喝了口水,接起视讯。
曲承源笑眯眯的:“抱歉,我一直忙到现在……祝老师工作还习惯吧?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祝衍:“……没有,大家都很热情。”
曲承源:“?”
他收起笑容,“他们为难你了?”
祝衍连忙摆手:“真没有,大家真的都很热情。额,就是我的工作进度稍稍有点慢,我只翻了一段序章,还不到……”估算了下,“两百字。”
曲承源:“!”
他立马问,“你翻的是哪一本?”
祝衍:“《褚氏遗书》。”
犹豫了下,没有捡起已经晾干的毛笔字给对方查看——他现在已经知道闹了乌龙了,其他人工作都是用速写笔,只有他傻乎乎用了毛笔。
曲承源听了话,似乎转开去翻资料。
半晌,他转回来,神情严肃:“祝老师,我们是一级高校,我们修复注释的文本是需要给全联盟的学生、以及后人负责的。我们并不追求速度,我们希望保证基本的准确度。”
祝衍挠腮:“啊,应该准确的……吧。”不是很难的内容啊。
曲承源皱眉:“虽然你在古医药方面有实力,但你翻注的《褚氏遗书》序章更多的是古文字,还是最艰涩难懂的古代文言文,我希望你不要托大——”
“曲教授,”祝衍左边凑进来一颗棕发脑袋,“我觉得你安排错了。”
曲承源眉峰皱得更紧了:“周老师,你这样不太礼貌。”
棕发哥们:“礼貌的问题稍后再说啦~~我只是想说,祝老师并不是两个小时翻注两百字,他其实只花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他不光做了扩展解释,还用毛笔誊抄了一份,毛笔!!”
“至于剩下那一个小时,他其实都在给我们答疑解惑。”
他很认真,“我觉得祝老师不应该安排在古医药系列,他应该来历史组。”
曲承源:“?”
祝衍右边又凑过来一颗脑袋:“放屁,他应该来文献组。”
光屏外传来别的声音:
“不要抢好嘛,诗词组才是祝老师发光发热的地方!!”
“书画组强烈要求祝老师加入!”
“放屁,你们那些资料有诗词组复杂吗?我们一句话就是一个压缩包!”
“历史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历史你连个屁都不是!”
“文献知识才是集精华之大成!”
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甚至有几个直接在祝衍身后推搡起来。
祝衍:“……”
望天。
曲承源:“???”
他不在的两个小时,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