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精益求精(2 / 2)

🎁美女直播

“或许,我们应该给他致敬不是吗?”】

话音刚落,原本还坐在椅子上鼓掌的人站起身来,伴随着一阵阵,“陈!”的声音,年轻的陈冉微微鞠躬,然后走下颁奖台。

【而我们发现这位来自华国的天才教授似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冷静的、理智的超级计算机,他似乎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

画面来到陈冉走下颁奖台之后,陈冉一脸可爱的拿着叉子,正在不停的戳着食物,甚至还在对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2005年12月9日,来自华国临江省的陈冉在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讲席教授、系主任,以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教授、物理学院教授之后,年仅十七岁的他获得了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诺奖奖章。并且,他也是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他获奖理由是强电统一理论为理论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以及高能物理学展现出新的篇章,让爱因斯坦提出大统一理论,直到弱电统一理论之后,让原本沉寂的大统一理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为理论物理学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与不可磨灭的突破。】

“???”丁承一脸懵逼,他看见了什么,这个叫陈冉的长得和他小师弟一模一样,而且年龄也能对上。

“???”董燕也一脸懵逼,她是不是看花眼了?电视机里,那个拿到诺奖的人好像和小冉长得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电视机里的声音继续传来——

【对于华国的观众朋友而言,诺贝尔奖大概是听说过无数次,也很清楚,诺贝尔奖算得上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但遗憾的是,诺贝尔奖并没有数学奖。】

丁承疑惑的说道,“没有数学奖吗?”

“好像是没有的。”董燕也很不解,原来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啊,他们还以为是有数学奖的呢。

【菲尔茨奖(Fields Medal)是依加国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菲尔茨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故该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授予2至4名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40岁,每人能获得1.5万加拿大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2006年的六月份,显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因为这里一年是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的一年,在马德里的市政厅,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中,做了一个震撼整个数学界乃至于计算机科学界的事情——他宣布解开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首P与N/P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双重难题,衍生出许多的难题。但毫无疑问,这位天才似乎很快就将它拿下。从这一刻开始,他成为人人口中传颂的数学上帝。

就在他做学术报告会的两天前,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了颁奖典礼。】

电视机里的画面再次一转,这次一个宽敞庄严的地上看上去颇具西式风格,有不少外国人来来回回的走动着。

不像是诺奖颁奖典礼那样,所有人都是坐着的。这个颁奖礼看上去似乎有些随意,还有不少人三五成群的站着,随着画面的前进,一个正埋着头吃着东西的小孩似乎被人叫了一声,转过头就能看见,这就是陈冉。

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者上前与他握手,似乎两人交谈起来,也不知道正在聊着什么,看上去似乎很愉快的模样。

【“下一位菲尔茨奖得主是来自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陈冉教授。从代数到几何,从数论到泛函分析,他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不仅仅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他更像是一位矗立在数学界的上帝,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操控数学,不是吗?”

陈冉教授不仅仅是第一位以华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以华国国籍获得数学界最高奖菲尔茨奖的得主。】

【“你很难想象,有那么一个人,他在数学乃至于物理学上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以前我也不会认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但现在我可以很笃定的告诉你。是的,真有这么一位人存在,他就像是上帝一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至少在数学上是这样的。”

来自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的布尔甘教授是这样评价他的同事陈冉教授的。

“在开奖之前,我甚至给他开了个玩笑,我告诉他,今年的菲尔茨奖没有他。他看上去很淡定,但我知道,他那一瞬间是慌乱的。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今年他必然会获得菲尔茨奖,但他获得菲尔茨奖的那一刻,我依旧忍不住为他欢呼。他是最应该获得菲尔茨奖的人,如果菲尔茨奖没有他,那么将来不会再有菲尔茨奖不是吗?”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费夫曼教授告诉我们,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时和陈冉教授有一些过节,大概是因为陈冉教授太喜欢去上他课的缘故,但陈冉教授总是忍不住挑他的错误,让他下不了台。

“有很多人告诉我,他是现代的高斯。”

来自德意志马科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的所长法尔廷斯教授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严肃的告诉我们,“很多人都在询问我,我和陈究竟是怎么认识的。他在数学上这么有天赋,为什么会去研究物理学乃至于化学。他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他们总是一遍一遍的告诉我,陈是现代的高斯。他们都询问我,和数学上帝认识会不会感觉非常有压力。他才十七岁,我想他这么大的时候,刚攻读大学。而他,现在不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传奇教授,更是数学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不,我们似乎不能用学术明星来形容他。他就是数学大师,现代数学最闪耀的大师。”

“如果您能看看他关于数学上的论文就很清楚的感知到,他对于数学的理解,完全超越了所有的人。我是说包括那位在内,所有的人。他对于数学的理解是超越时代桎梏的,我们根本不清楚,他对于数学的理解究竟到达了什么地步。很遗憾,每次和他聊起数学的时候,几乎都是他在指导我。虽然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但我依旧想要说,他对于数学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所有人。是我们难以理解,也永远不能达到的高度。”

“无论是数论亦或是代数,无论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亦或是泛函空间,拓扑、几何等等,他在数学上的理解是很难企及的。”

“你很难将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小孩和数学上帝联系起来,但这就是真实存在的。他确实就是那个数学上帝。很多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够将数学提高到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地步,我想,他就是为数学而生的。”

为数学而生,这是法尔廷斯教授对于陈冉教授最高的赞誉。

“在没有见过他之前,我一度认为,这个世界在数学上没有人能够超越我。直到他的出现,我才发现,我似乎错得有些离谱。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陈冉尬死了,他只能将脑袋埋在方耀阳的怀里。

反倒是方耀阳看得津津有味,他只是对于老婆以前的事情稍微有些了解,还是第一次了解得这么彻底。他老婆实在是太厉害了!

比他想象中还要更加厉害,真好!

丁承和董燕都看傻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就,越看电视机里的那个陈冉越觉得好像和他们家的小冉是同一个人,是错觉吗?可是,小冉以前的成绩不是很好啊。

开窍了?

【如果你询问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们认为哪位数学家最伟大,或许他们会告诉你高斯、欧几里得亦或者是现代的法尔廷斯、德利涅、布尔甘等等数学大师,但毫无例外,他们最后都会加上,陈冉这两个字。陈冉是普林斯顿大学二十一世纪的荣光,他不仅只是知名校友,更是扛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圣地的大旗。从陈-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定理到陈-P与N/P定理,毫无疑问的向所有人证明,陈冉教授就是当代数学界的第一人。

而他成功做出强电统一理论又在向世人宣称他的天赋不仅仅只有数学,还有物理。他不仅是数学上帝,更是物理皇帝。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他的统治时间内,超越他。

在数学以及物理学上,我们已经进入了陈冉统治的时代。随着他的论文越来越高深,能够看懂他论文的人也越来越少。

“以前我会花上一周的时间来解决陈教授的论文,但现在,我需要一个月乃至半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读懂并且验算完陈教授的论文。这实在是让人沮丧,他实在是太强了,超越我们太多了。我不敢想象,今后数十年,他在数学上更加精进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这是来自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告诉我们的话,他与陈冉教授也是老相识。因此,陈冉教授也受邀前往牛津大学待过一段时间,在那里,陈冉教授获得了牛津大学荣誉教授的头衔。并且怀尔斯教授同时也是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人,虽然他没有能够获得菲尔茨奖,同样,因为他为数学界做出重大的突破和贡献,为此他获得了菲尔茨银奖,以此来表彰他为数学界做出的巨大突破和贡献。

“有很长一段时间,陈教授都发邮件告诉我,如果不是我提前回到牛津大学,或许数学系主任的位置是我的。当然我是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的位置,我告诉他,我就是因为不想做系主任才会前往牛津大学。他告诉我,他根本不想管任何关于数学系的琐事。我说没有关系,反正会有其他的文员会做的,那些琐碎的事情,并不值得他上心。后来,他似乎也疲倦了。他不仅是数学系的主任,更是高等研究院物理学院的院长以及数学学院的副院长。最后他辞掉了所有的职务,回到华国。”

“那个时候,费夫曼询问我,是否有办法能够留下他。他是一位惊才绝艳的数学大师,普林斯顿大学不能承受失去他的代价。但他最后还是回到华国,就像我还是回到英伦一样。”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他和我是同一类人,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就像是当初他们没有阻止法尔廷斯回到德意志,没有阻止我回到英伦,现在他们也不能阻止陈教授回到华国。”

“很幸运,我们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看见一位真正的数学大师冉冉升起。但也很不幸,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位数学大师将所有数学家的光芒都掩盖住了,不是吗?”

说起陈冉教授,怀尔斯教授总是滔滔不绝,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我们,他和陈教授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们的确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为此,他非常的开心。因为他有很多问题想要询问陈教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教授最近没有举办任何的学术报告会。似乎,陈教授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

“或许对他来说,数学实在是太过简单的缘故,所以他现在对于数学没有任何的兴趣。就我所知,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计算材料学原理确实非常的厉害,他在计算化学上开创了更多的东西,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当然能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陈教授或许已经忘记,他似乎是一位数学大师。虽然他的主攻方向是数学物理,但他应该要多做出一些关于数学的成果才对。我很久没有看见更多的新成果,我想要批评一下陈教授,每一次投稿的论文,你似乎都在水。我们必须承认,哪怕你在水论文,但依旧超越了我们所有人。是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我的意思是,你已经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今后,再也没有获得诺奖的机会。”

“以及,你的引力量子化理论非常漂亮,是非常完美的物理学理论,至少在数学逻辑上而言,是非常完美的。但那是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所以陈教授,你什么时候继续做数学上的课题?黎曼假设或者是N-S方程会有吗?”】

离谱,实在是太离谱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怀尔斯教授都已经到在电视上催促他做数学课题的程度。

【2006年,陈教授成功当选,华国科学院院士。是目前我国所有科学院院士中年龄最小的。

费广涛(京城大学数学系主任,京城大学数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提起陈教授,费主任的语气似乎并不是很好。

“陈教授啊。”费主任同样是华国科学院的院士,当初提名陈教授成为华国科学院院士时,是费主任交上去的。

费主任一脸心痛的说道,“陈冉可是我们京大的知名校友,也不知道临江大学究竟许诺了什么好处,居然跑去临江大学。陈教授不地道啊,你去临江大学就算了,还把你学生也一起挖过去,这是不给我们留活路啊。陈教授,我在这里严正声明一下,今后别想进我们京城大学,我说的!谁来都不好使!”

“陈教授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学生,当年京城大学有没有想过,在京城大学读书的少年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成为数学大师?”

主持人的提问让一脸心痛的费主任严肃起来,他沉吟着说道,“事实上,我和陈教授之前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我也听说很多教授提起过,他的确是很好的数学苗子。我以前一直认为,好的数学苗子总归是苗子,能不能开花发芽还不确定。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陈教授的天赋实在是太强了。不过,这早就有预料了。我是在他解开新梅森猜想之后知道他名字的,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我们整个京城大学。只是,因为他前往曼彻斯特大学与康斯坦丁教授合作项目,一直没能够见到。”

“第一次见到陈教授的时候,是在华国数学会。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讲席教授。无数人都想要和他攀谈,他刚解开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我们都认为,他或许会老实的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研究代数上的问题。没想到,他直接解开了霍奇猜想。陈-霍奇理论实在是一个奇迹,更别说他在华国举办的拉马努金奖颁奖典礼之后做出的陈-杨-米尔斯方程式。之所以2003年被称之为陈冉奇迹年就是因为他在半年的时间内,解开三道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那么在您看来,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很有天赋,并且懂的运用天赋,还非常努力的人。”费广涛苦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天赋的人比比皆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有天赋,还比你更努力。我所知道的一个事情是陈教授在做出三道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以及强电统一理论之后,他甚至还专门跑去哈佛大学学习,就是为了解开P与N/P猜想。事实上,陈教授的学术成果已经足够强悍。不管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他都会是国宝级的学者。更遑论,我们这些老人,哪怕只有他其中一个学术成果,就能够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但陈教授似乎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对于学术的精益求精,是我们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