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4.
“姜绾,你莫要执拗。
我已退让至此,你为何还要步步相逼?你若不嫁我,还能嫁与何人?你明知及笄若不嫁人,就会性命不保!”
陆临眉头紧锁,语气低沉。
我望着他,想起幼时他为我折桂花,少时他为我赶走欺负我的顽童,及笄那年他为我戴上金钗。
那些点点滴滴,本该是一生一世的誓约,却被他亲手打碎。
见我沉默,陆临又道:
“绾儿,我虽不能全心待你,但定会善待于你。
你嫁我为妻,这一生衣食无忧,荣华富贵皆不缺。”
“那柳姑娘呢?”
我平静反问。
陆临沉默良久,这份沉默已说明一切。
他纵然愿娶我为妻,可柳婉儿终究是他心尖上的人。
我冷笑一声:
“陆临,你当真以为我姜绾会甘愿嫁与一个心系别人的男子?在你眼中,我就这般不堪?”
“你除我之外还能嫁谁?姜绾,你未免太过天真。”
陆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听他言语中尽是轻蔑,我心中一阵刺痛。
没想到他竟如此看我。
我强忍着泪水,冷声道:
“陆临,你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
我姜绾的婚事,何须你来操心?”
说罢,我转身离去,不愿再与他多言。
反正不日我便要完婚,他如何看我已不重要。
我们也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人。
回府后,爹娘正在厅中等我。
娘亲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欣喜:
“绾儿,你瞧瞧那沈家的长公子——沈煜。”
“这沈煜虽因江南要事暂时难以回京,但他已遣心腹送来书信。”
我接过那一封书信,纸张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
娘亲继续道:
“他在信中言说,江南水患刚平,朝廷命他督办赈灾之事。
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轻易离开,但已命人准备六礼聘礼,待事了便即刻启程。”
“沈煜年方二十有六,却已在朝中任职五年。”
爹爹捋着胡须,面带赞许。
“他处事果决,为官清廉,深得圣上信重。
去岁江南大旱,正是他力排众议,开仓放粮,救下万千黎民。”
我低头翻看那一封书信,他的字迹遒劲有力却不失温润。
信中除了说及婚事,还详细记述了江南民生疾苦,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浓浓的责任感。
“绾儿。”
娘亲轻声道。
“你与沈煜虽未曾谋面,但观其为人,他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他已应下这门亲事,待回京便择吉日完婚。
眼下你们可通过书信往来,也好渐渐了解。”
我点点头,心中竟不自觉地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生出几分期待。
5.
次日,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进来,映得满室生辉。
绣娘们正为我量体裁衣,我站在铜镜前,看着她们将各色绸缎在身上比划。
“这件芙蓉色的缎子最衬小姐肤色。”
绣娘阿兰轻声道。
正当我准备应声,却听见隔壁绣房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
“昨日我去陆府送绣品,瞧见陆临亲自为柳姑娘挑选嫁衣呢。”
“当真?快与我们说说。”
“可不是,我亲眼所见。
那陆临对每一匹料子都要细细端详,连针脚都要一一过目。”
“听说他还特意嘱咐要绣上并蒂莲的花样,说是与柳姑娘有段佳话......”
“都在这儿嚼什么舌根子!
还不快干活!”
管事妈妈一声呵斥,打断了她们的谈话。
我站在屏风后,手中的绸缎无声滑落。
原来在外人眼中,陆临对柳婉儿竟是这般用心。
那些年少时的山盟海誓,在他心中竟如此轻贱。
“小姐?”
阿兰担忧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酸涩:
“无事,继续挑选吧。
这件藕荷色的如何?”
时日渐近,距离我与陆临原定的婚期越来越近。
这段时日里,他与柳婉儿愈发亲密,常在各处宴会上成双入对。
今日赏花宴上,我与闺中密友刚坐定,便见他二人携手而来。
柳婉儿身着那件绣着并蒂莲的新衣,裙摆随风轻扬。
陆临目光温柔地看着她,为她拂去落在肩头的花瓣。
那般亲昵的模样,惹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我冷眼看着这一幕,心中已无半分波澜。
或许从他背弃誓言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就注定要成为陌路。
想到不久后就要嫁作他人妇,我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这笑容里有几分解脱,也有几分期待。
毕竟前方的路,总要自己走下去。
6.
他全然不顾旁人目光,只顾着照料柳婉儿,丝毫不在意众人投向我的那些嘲笑怜悯的神色。
那夜宴上,柳婉儿饮得微醺,竟当着满座宾客的面扑入陆临怀中,而陆临不但未将她推开,反倒将她紧紧揽住。
那一刻,我这些年来对陆临的所有幻想都如镜花水月般碎了个干净。
我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望与心痛,又有几分解脱。
或许这便是上天给我的警醒,让我不必再执着于一个并不值得的人。
他终究不过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只是我这些年太过痴心,用一厢情愿编织了太多美梦罢了。
我强忍着心中的苦楚,次日便命人将退婚书送至陆府。
陆家自是不肯接受,还派人来府上说和。
父亲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不仅将陆家来人轰了出去,还请来族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亲自上门与陆家理论。
陆家见事已至此,终究还是应下了和离之事。
三月后,我与沈煜的婚事便定了下来。
这日一大早,我便在绣楼梳妆。
嬷嬷取出早已备好的大红嫁衣,是上等的蜀锦所制,绣着祥云瑞雀,喜气非凡。
待我换上后,又为我梳了妆,簪上凤钗,戴上金镯。
此时院中已传来阵阵喜乐之声。
沈煜身着大红喜服,头戴玉冠,腰佩玉带,英姿勃发。
他先是向父母深深一揖,又亲自将一对玉如意呈上。
父母见他举止得体,甚是欢喜。
我在嬷嬷的搀扶下登上八抬大轿,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轿夫们步伐稳健,一路行至沈府。
到了府中,我与沈煜先是向天地叩首,又拜过高堂,最后向列祖列宗行礼。
公婆见我举止大方,面露喜色。
待我奉过茶后,婆母便取出一对金镯为我戴上,又拿出一串东珠项链送我。
尊翁大人更是慷慨,当场就将府中东院划给我们做为安身之所,还特意命人重新装饰一新。
7.
席间,我虽少言寡语,但每每开口,公婆总是笑着应和,丝毫不介意我的拘谨。
我生性内向,从小便不善与人交际。
如今公婆待我如此和善,让我倍感温暖。
他们这般包容,着实让我心中感动。
入夜后,丫鬟们为我卸去喜服,换上寝衣。
我独自坐在床边,心中忐忑不安。
沈煜进来时,见我神色慌张,便在我身旁坐下。
他轻声道:“我知你心中有事,不妨说与我听。”
我抬眸看他,只见他目光清澈,带着几分关切。
这般真诚,让我不由自主地道出了心中所想。
我将与陆临的过往娓娓道来,从相识之初到后来的种种,一一说与他听。
说到动情处,不觉落下泪来。
沈煜静静听完,递来手帕为我拭泪。
他道:“往事已矣,你我既为夫妻,来日方长。
今夜你且好好休息,我去偏房歇息。”
说罢,他起身欲走。
我一时感动,拉住他的衣袖:“你待我如此体贴,我心中感激。
只是...”
我低下头,不知该如何表达。
沈煜会意,在我额上轻轻一吻:
“不必多想,你我日后自会培养感情。
今夜你且安心歇息。”
次日午后,园中牡丹盛开,沈煜特意邀我梳妆,前去赏花。
我坐在铜镜前,他亲自为我梳理青丝。
他的动作极为轻柔,一丝不苟地为我挽起发髻。
待梳好后,又取出一支金镶玉的牡丹钗,轻轻为我簪上。
我看着镜中的自己,发髻精致,钗环相映,不禁为他的用心感动。
正欲开口道谢,忽听外头传来一阵喧哗声。
丫鬟们惊慌失措地跑进来禀报,说是有人闯进府来。
我起身望去,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踉跄着闯入院中。
陆临一身酒气,衣衫不整,哪还有半分世家公子的风范。
他双目赤红,神色狰狞。
目光落在我身上时,既有痛楚又带着怒意。
“绾绾...”
他嘶哑着嗓子唤我闺名,声音里满是不甘与怨恨。
我心中一颤,却很快平静下来。
那些年少时的心动与期待,早已随着他的背叛烟消云散。
见我神色淡漠,陆临眼中怒火更盛,竟不管不顾地大步向我走来,伸手便要抓我手腕。
8.
他还未近前,便被沈煜挡住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