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日本国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在唐初,百济趁唐军进攻高句丽之机,派人前往倭国迎回故王子扶余丰,立其为国王。
倭国亦欲乘朝鲜半岛三国内乱之时,保住在高丽半岛上的势力,缓和国内的政治危机,遂派阿昙比罗夫率日军护送扶余丰回到百济。
两国联手兵困百济,刘仁愿部有被围歼之险,向朝廷请救。
于是,中日历史上第一次战争——白江口海战发生了。
龙朔三年,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等率二万七千人攻新罗,朝廷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到来,与刘仁轨等会师。
唐军士气因而大振。
刘仁轨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军,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倭军大败。
这一战,打出了大唐国威,使得倭国八百年不敢再窥伺华夏。
直到明中期,倭寇才开始在沿海横行。
倭寇之凶悍,绝非我们所能想象。
其实从宋朝就开始有了倭寇,这个群体数量的暴增则是从嘉靖年间开始的。
但在大宋朝没有倭寇记载,因为这个时期倭寇成不了气候,顶多算是海盗而已。
《安南志略》中说:“占城国立国于海滨,中国商舟泛海往来外藩者,皆聚于此,以积新水,为南方第一码头。”
就是说,当时中国商船往南洋跑,都要在这里补给。
正是这样繁忙的交通往来,为海盗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有一个有利条件。
《大越史记全书》中多有这样的记载,仁宗庆历三年四月,占城风浪贼掠取海边民,命陶处中镇之,乃平。
宋代的海盗,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地痞无赖、不法商人、普通百姓,甚至还有违法的官兵。
宋政府治理海盗主要采取招抚的政策,辅以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建立沿海各区域的协同配合机制,实施保伍法,改革地方的军政体制,强化铜盐之禁。
海盗的基本特征是“暴力戮掠”
。
宋代海盗成员,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纯粹的暴力犯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