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孙星云这个誓言是真的为了天下苍生百姓了,他相信自己这么一说,赵祯会对百姓更好了。
果然赵祯也跟着点了点头:“朕会的,朕一定会做一个好皇帝。”
孙星云和赵盼盼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心中具各欢喜。
天子的一个决定可是会关乎整个大宋百姓,赵祯要做一个好皇帝,绝不是随口说说。
可做一个好皇帝也不是只能嘴上说说,这一点孙星云必须跟他挑明白:“陛下,您要想做一个好皇帝,就必须要推行新政。”
孙星云说的新政是范仲淹他们推行的那些针对地主阶层的政策,新政是惠及百姓的,所以一直受到地主阶层的打压。
赵祯一度有些动摇,赵祯听孙星云这么一说,沉默不语起来。
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
范仲淹向赵祯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
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显然,其绝大部分措施皆针对吏治,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
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
赵祯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
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
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
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
庆历四年,更定科举法。
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