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
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孔子佯为不见之。
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
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
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
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
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
(用过的饭是不能祭奠的,否则就是对先人翻译不尊重)。
颜回回答道:“使不得!
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
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
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赵祯看了这幅画心中感慨万千,想起小时候自己读书。
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都是死记硬背,背完后浑然不知其意。
问教太傅,太傅也是冷面不答,只说是你长大了自然就懂了,现在问这么多干什么。
不止是他赵祯,朝堂上的满朝文武哪一个不是如此。
幼儿习读都是死记硬背,即便老师解释,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小孩子哪里懂得了。
若是有这些插画,先生教授起来也就简单,孩子也通俗易懂。
重要的,不必再看着那些文字感到枯燥无味。
幼儿多好奇贪玩,若是书中带着这些插画,更能让他们提起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