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打吧打吧。
不关我事,我只需要捞钱,大捞特捞!
......
狄青虽然勇猛,三军将士们在自己的整顿下焕然一新。
可狄青心里清楚,打防御战可以,进攻战却难。
为什么,缺马啊!
为什么历朝历代中原这么富庶,却害怕北方游牧民族,因为骑兵机动性强。
骑兵,打完就跑。
大宋丢了幽云十六州,失去防守天然屏障,又没有产马的地儿,自然无法与骑兵抗衡。
要命的是防御战即便你打胜了,敌军伤亡代价也很小。
以太宗如此英武北伐都失败而终,没有骑兵,狄青只能让部下实行防御战略。
朝廷播发数十万贯铜钱,在境内征收马匹,可依然收效甚微。
大宋境内虽有马匹数万,然仓促之际怎能集结。
再说长途跋涉马匹难免损耗,还有就是,大宋军马主要集中在西夏边关一带。
宋辽之间的关系相对缓和,边境驻军没有多少马匹。
大量军马都放在与西夏前线上抵御西夏进攻上了。
西夏国王李元昊看到宋辽澶渊之盟的好处,于是依样葫芦经常对大宋边关滋扰,以求也能让大宋给岁币。
而宋辽边关狄青也在高价收购马匹,但养马草料精细,而且马匹比牛娇贵。
养牛可以负重耕田,民间大多数养牛居多。
狄青在帅帐看着战防布局图眉头紧皱,对他来说,他有十足把握能抗住辽军攻势。
可他是狄青,大宋战神级人物。
仅仅是防御性胜利不是他想要的,如果给他一支骑兵,他能打的契丹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