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空间里有不少的农工类书籍,是当初搜刮谢家库房和书房搬来的。
齐府老太爷是个读书人,喜欢搜罗各种各样的书籍,这不,都被她一次性给搬来了。
等吃过晚饭后,她趁着翠珠他们去照顾景哥儿,叫大姑母来到屋舍内。
只见她拿出了不少书籍,放到大姑母面前询问:“姑母,你应该认字吧?”
当初父亲提起过,他和姑母两人从小都是一起上过学堂。
碍于姑母是女子,后来就没读书了。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姑母不仅识字,还写得一手好字!
她只要看过的书本,只需要一遍就能过目不忘,并且摘抄誊写下来。
阮眠脸色一喜,脑子里又生出一个念头,不过目前她还没急着对姑母说,只是先把当下重要的事解决。
“姑母,这几本工农书内的一些工具,你可否能按照其说法,画出图纸来?”
既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那按照书中所言,再加上她有过穿越一世的经历,画一些工具图不是什么难题。
大姑母猜到她的用意,便让阮眠点灯掌油,准备笔墨纸砚,开始认认真真地将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工农工具画出图纸来。
两人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良,一个晚上的时间,好几张图纸便出来了。
有翻土的耕具,也有平整土地的耙具,还有保墒防旱的耱具,这个能将土地表层土壤碾磨得更细碎,形成一层松软的土层,以切断土中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除此之外,还有可以开沟和播种的耧车。
至于最重要的灌溉,若种植面积扩大,单纯像平日那样,来回挑水灌溉就要耗费不少精力。
他们附近的那条溪流上游,有不少从基岩裂缝中涌出来的山泉水。
倒是可以用上升泉引结构来引流灌溉。
这种结构一般由堆石筑成,再用木桩筑成围墙以阻止泉水散流。
一路引入他们种植区,再开沟确保效率更高。
有了这些明确细致的计划,阮眠马上付诸行动。
次日一早,她就找自家人说了耕种的想法,除了翠珠和媋惜他们每日负责灶火会忙碌一些外,其他的人基本都是参与修路。
阮眠让老丁带几个人负责翻土,又找到薛老爷子,将引泉结构告知,从他们那区域借调了好几个细心的人,到时再去打造泉引。
正式耕种前,阮眠将那些大姑母画好的图纸交给阮瑾修。
这孩子动手能力极强,只要阮眠把材料给他准备好,他一个上午就能造出好几样工具出来。
当然是一些相对简单的工具。
那些木头原料,还是当初她在收容营的林场劳役时,时不时搬运到空间的。
在这里却是派上用场了。
除此之外,她还要挤出时间做一些供给林掌柜的润颜霜,人参面膜等。
几天下来,从早忙到晚,难以见到她的人影。
不是在屋舍就是在山泉旁,要不就是去了种植园,总之忙到脚不沾地。
但忙点也好,足够充实,也让自己的动力越发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