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十亩小麦几乎七零八落糊在地上,大部分已经发黑。
收成和损失没有太大区别,索性不收了,等天放晴后再烧掉吧。
芝麻情况也不好,许多都已经倒伏,好在还有部分种子尚存。
相对来说,玉米、黄豆、绿豆情况较好一些,不知道土豆有没有受损。
还好没有完全绝收,看来天公总算睁了一点眼。
又过了两天,地上水分基本蒸发完毕,土壤也没那么黏腻了。
李石山带着镰刀来到地里收割三十亩芝麻,这块地用不了机械化设备,只能手工慢慢收割。
按照他现在的速度,估计要花费一星期时间。
而之后还有黄豆、玉米等待收割,算是一个安慰了。
他带着草帽弯腰劳作,不知何日才能完工。
第五天早上,算下来已经花了四天半的时间,李石山终于结束了全部三十亩的芝麻收割,心里不禁感叹这工作真不容易。
若不悉心照顾,作物很容易就在地里腐烂掉。
九月初,回到家的李石山一进家门就直接瘫倒在豆杆堆上,整个人都麻木了,仿佛灵魂都要离开身体一样。
幸亏太阳热辣的光芒照射下来,才把他拉回现实。
九十多亩的小麦被雨水浸湿后也晒干了,这其中有小部分是李石山亲自救出的珍贵粮种,必须要留下来。
其余的小麦加起来也有75亩左右的样子。
芝麻还算庆幸,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只有少量脱落。
黄豆几乎没受影响,而玉米虽然浸泡过水至今未成熟,也让李石山叹息。
李石山手里的竹竿挥舞,快速击打着芝麻秆。
这时,门外传来喇叭声,他放下竹竿迎了出去。
“老周,你来了。”
“李石山,这边怎么样?”
见到来人显得异常疲惫,李石山忙将老周一并司机让进屋坐下,并为他们准备了茶水和午餐——一碗饺子加上几盘简单的凉菜。
“老周,大问题倒是没出现,但是小麻烦堆积如山,我已经好多天没有睡个安稳觉了。
至少损失了25亩小麦,30亩芝麻大约有5亩受损,至于黄豆倒是没大影响,但现在玉米还没熟。”
听完李石山的话,老周点点头:“那还不错呢,总比一无所有好得多。”
李石山关心外面的情形:“叔,外面现在什么情况呀?”
老周摇摇头叹气:“一片混乱啊,到处都是水患,减产最少九成了。”
李石山宽慰道:“应该不会这么糟糕吧,至少我们还可以抢救一些粮食吧。”
“就算全部收割,也是泡在雨里的粮食。”
“你吃饭了吗?”
李石山连忙问道。
“不用了回去再吃。”
老周一摆手拒绝。
“不麻烦,正好我煮好的饺子里有。”
李石山坚持邀请,并很快煮了一锅饺子端出来。
饭桌上气氛轻松了些许,大家都享受到了难得的一餐。
临走时,老周嘱咐说几天后来收粮时再通知粮库的人。
长叹了口气,李石山吃饱喝足后再次捡起地上的竹竿,回到田里继续忙碌起来。
第105章灾后收成
称重显示斤小麦是刚刚收获的重量结果。